有哪些族过过节日,有哪些还过春节_民风民俗

有哪些族过过节日,有哪些还过春节

民风民俗 2023-05-15 06:24www.bnfh.cn民俗风情

蒙古族藏族跟着过,而且对联有蒙文和藏文的。壮族也过春节,而且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以上禁忌,过了年初一,大多即自行解除,人们不再遵守,世界各国的人也过春节,可能少一点,因为需欢中国人,组成了家庭,基本上都过,或多或少都参与,本身就是全国的传统节日,讲究的是家人团聚。

1、除了我们汉族过春节,55个少数民族中还有哪些兄弟民族也过春节?

基本上都过,或多或少都参与,本身就是全国的传统节日,讲究的是家人团聚。穆斯林不过,但少少参与一点,三十这一天虽然他们没有拜年,没有年夜饭祭祖贴对联,还是会亲人团聚,我们这里表演社火时他们观看,然后卖小吃之类的。我在青海,这儿多民族聚居,有藏族,汉族,蒙古族,回族,土族,撒拉等等,撒拉和回族一样。蒙古族藏族跟着过,而且对联有蒙文和藏文的,

也拜年,藏族蒙古族亲戚我都有,给他们拜年我们拿哈达,他们给我们拜年也送哈达。年后的社火也有藏舞蒙古舞表演,最为重要的祭神,我们的山神庙,山下有转经轮。汉族和蒙古族藏族一起转完经轮去祭神,我们磕头祈福,他们放哈达,藏传佛教寺庙我们也会去献哈达祈福。尤其这段时间,大街上到处都有各族人民一起置办年货的,其乐融融,

2、在少数民族同胞中,有哪些还过春节?

壮族也过春节,而且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在壮族的春节习俗中有许多与汉族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壮族接受汉文化影响的反映,,壮族的春节也有很多地方颇具民族特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壮族的朋友们过年都有什么习俗呢?图为壮族的山寨一、早起上香放鞭炮壮族地区过去没有钟表,多以鸡啼来定时辰,

当鸡啼第一遍时,人们要立即起床迎新年,不能睡懒觉。壮人认为,大年初一如果家里有人睡懒觉,当年的庄稼就长得慢,小孩睡懒觉就读不好书,图为壮族的房屋建筑全家起床穿好新衣新鞋后,先给祖灵牌位烧香点蜡烛,摆放供品,并在家中所有的房门两侧、灶头和母亲房中的“花婆”(护佑儿童之神)灵位上香。一切准备就绪后燃放鞭炮,点火烧炮的人必须抓准时机,最好是点响全村第一炮,但又忌讳与别家点响,

如果别家已经点响了,要等到别家的炮一响完才立即点燃自家的炮。放炮后,小孩要向祖父母和父母亲等长辈“恭喜”,不用磕头,长辈要给小孩一些赏钱和鞭炮,然后家里人就分头各行其事,图为壮族花婆节二、大年初一的活动壮族同胞在大年初一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迎候“恭喜”。年长的人坐在厅堂中,开着大门等候别家的小孩来“恭喜”,并给他们一些赏钱和鞭炮,

二是请“社神”。青壮年男子拿着一把点燃的香,到本地土地庙和村头村尾的石狗前插香,图为壮族新年三是汲“新水”。各家的年轻姑娘或儿媳妇挑着水桶,拿着纸钱和几根点燃的香到河边泉边汲水处,找个地方插好香,向水神祈祷,烧纸钱,唱“讨水歌”,然后就去汲“新水”。“新水”挑回家后,倒进头一天已清洗干净的空水缸中,一直到挑满为止,

四是做汤园。第一担“新水”挑回来后,家里部分人就忙着做糯米汤园,云南文山等地壮族,则用“新水”来煮生姜、葱花、竹叶,加上红糖,全家和客人都要喝。五是请牛,在东兰、巴马、凤山等地,小孩拿着牛绳到河边去,寻找有洞可穿的石块(象征牛鼻),多多益善,然后用牛绳拴上,拉回自家牛栏中“养”起来。在壮族的传统观念里,牛是非常重要的牲畜,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壮族还有牛魂节呢!六是“偷”葱蒜。在汲“新水”的时候,家里的其他姑娘就分头到别家的菜园中“偷”葱蒜,或等汲“新水”的姑娘挑水回来后再去“偷”,“偷”的对象,只能是葱和蒜,主人不但不会介意,还会感到高兴,认为自家种的东西别人抢着要是吉利的兆头。图为壮族百衲技艺三、大年初一的禁忌和咱们中原地区一样,壮族在大年初一有诸多禁忌,

一是禁止扫地。壮族人认为此日扫垃圾出门是家财外流的预兆,所以,尽管家里鞭炮碎屑和瓜果皮核满地皆是,也听之任之,家里人连扫把都不许摸,二是禁见鲜血,大部分壮人认为,大年初一见鲜血不吉利,所以禁止杀生,也禁止拿尖利刀具,以免利器伤手出血,三是禁止吃荤。部分地方认为荤肉不干净,大年初一吃了不吉利,四是不许打人,骂人。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