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六月什么节气,各个节气节日及其时间_民风民俗

阴历六月什么节气,各个节气节日及其时间

民风民俗 2023-05-14 16:07www.bnfh.cn民俗风情

本文目录一览

1,各个节气节日及其时间

春季 立春2月3—5日 雨水2月18--20日 惊蛰3月5--7日 春分3月20--22日 清明4月4--6日 谷雨4月19--21日 夏季 立夏5月5--7日 小满5月20--22日 芒种6月5--7日 夏至6月21--22日 小暑7月6--8日 大暑7月22日--24日 秋季 立秋8月7--9日 处暑8月22--24日 白露9月7--9日 秋分9月22--24日 寒露10月8--9日 霜降10月23--24日 冬 季 立冬11月7--8日 小雪11月22--23日 大雪12月6--8日 冬至12月21--23 小寒1月5--7日 大寒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我国阴历节日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初二春龙节(龙抬头)三月初三三月三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七夕情人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腊月初八腊八节腊月二十四 小年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除夕
从中国历法上来看,清明本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逐渐演变成中国广大地区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成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扫墓节、聪明节。

2,24节气是农历节气还是公历节总么来的

农历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其日期在阳历中是基本固定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创,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之一。
2011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二)12:33 立春 (农历正月十七)2月19日08:25 雨水 (农历二月初二)3月6日06:30 惊蛰 (二月十七)3月21日07:21 春分 4月5日(农历三月初三)11:12 清明 4月20日(三月十八)18:17 谷雨 2011年5月6日(农历四月初四)04:23 立夏 5月21日(四月十九)17:21 小满 6月6日(五月初五)08:27 芒种 6月22日(五月廿一日)01:17 夏至 7月7日(六月初七)18:42 小暑 7月23日(六月廿三日)12:12 大暑 2011年阳历8月8日04:34(七月初九)立秋 8月23日19:21 处暑(七月廿四日) 9月8日07:34 白露(农历八月十一) 9月23日17:05 秋分(八月廿六日) 10月8日23:19 寒露(九月十二) 10月24日02:30 霜降(九月廿八日) 2011年11月8日02:35 立冬(十月十三) 11月23日00:08 小雪(十月廿八日) 12月7日19:29 大雪(十一月十三) 12月22日13:30 冬至(农历十一月廿八日) 2012年1月6日06:44 小寒(十二月十三) 2012年1月21日00:10 大寒(十二月廿八日)

3,十二节气是什么几月的几号

二十四节气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春季 立春 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 雨水 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 惊蛰 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 春分 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 谷雨 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 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小满 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芒种 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夏至 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小暑 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 大暑 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 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 处暑 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白露 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 秋分 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 寒露 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 霜降 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 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 小雪 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 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 冬至 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 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 大寒 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 节气与中气 二十四节气又分为十二节气(节)与十二中气(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节」为月之始,「气」的一日为月之终。 月份 节气(节) 中气(气) 正月(寅) 立春 雨水 二月(卯) 惊蛰 春分 三月(辰) 清明 谷雨 四月(巳) 立夏 小满 五月(午) 芒种 夏至 六月(未) 小暑 大暑 七月(申) 立秋 处暑 八月(酉) 白露 秋分 九月(戌) 寒露 霜降 十月(亥) 立冬 小雪 十一月(子) 大雪 冬至 十二月(丑) 小寒 大寒
它是指中国的农历的节日,比如冬至,立夏,立春等!

4,农历二十四节气

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更变,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立春 2月4日-5日, 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 2月18日—20日,   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   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   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   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谷雨立夏   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   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   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   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   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   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   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   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   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   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   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   10月23日前后为“霜降”,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   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   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   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   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5,二十四节气 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分别有哪些

二十四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24个节气。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龙抬头、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1、立春时民间有“咬春”的习俗,立春吃春饼,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而“咬春”嚼萝卜,则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2、在我国有些地区,雨水这一天女婿、女儿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礼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寿缘”长,长命百岁。3、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季节交替阴阳变化之时,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护肝胆系统,预防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而传统节日大多有一些典故来由,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元旦、春节、清明、劳动、端午、中秋、国庆七个。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清明既是节气,又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二十四节气分别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清明既是节气,又是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它在上古时代(或远古)已订立。古籍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干支纪元法,正月建寅,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上古时代以北斗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二十四节气”,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时间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即,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经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故,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北斗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太阳从春分到下个春分,每走15度一个节气,一年360度24个。节气公历都属阳历,阳历一年即太阳周年视运动周期回归年,故节气公历日期相对固定。

6,谁知道农历的24个节气

春季 立春 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 雨水 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 惊蛰 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 春分 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 谷雨 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 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小满 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芒种 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夏至 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小暑 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 大暑 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 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 处暑 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白露 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 秋分 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3-24日交节 寒露 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 霜降 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 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 小雪 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 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 冬至 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 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 大寒 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
立春2.3--5 雨水2.18--20 惊蛰3.5--7 春分5.5--7 清明4.4---6 谷雨4.19--21 夏至5.7--7 小满5.20--22 芒种6.5--7 立秋8.7--9 处暑8.22--24 白露9.7--9 秋分9.22--24 寒露10.8--9 霜降10.23--24 立冬11.7--8 小雪11.22--23 大雪12.6--8 冬至12.21--23 小寒1.5--7 大寒1.20--21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 容易记忆
你只要记住下面的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 记住这个就行了! 嘻嘻……
立春 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 雨水 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 惊蛰 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 春分 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 谷雨 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 立夏 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小满 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芒种 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夏至 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小暑 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 大暑 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立秋 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 处暑 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白露 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 秋分 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3-24日交节 寒露 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 霜降 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立冬 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 小雪 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 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 冬至 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 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 大寒 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

7,24节气的分别含义

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于公历2月3-5日交节。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公历2月18-20日交节。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公历3月05-07日交节。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5、清明清明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公历4月04-06日交节。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公历4月19-21日交节。7、立夏夏季的开始。公历5月05-07日交节。8、小满小满反映了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江河满。公历5月20-27日交节。9、芒种“芒种”是“忙种”的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公历6月05-07日交节。10、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便是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公历6月21-22日交节。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公历7月06-08日交节。12、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公历7月22-24日交节。13、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秋季的开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1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公历8月22-24日交节。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公历9月07-09日交节。16、秋分昼夜平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17、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公历10月08-09日交节。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19、立冬冬季的开始。公历11月7-8日交节。20、小雪意味开始下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22、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23、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公历1月5-7日交节。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20-21日交节。扩展资料自秦汉时代定型之后,2000年来就一直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十四节气既是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而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遭遇危机的当下,凸显出普遍意义和共享价值。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和2014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等又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意味着对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对中国承担保护职责的信任。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二十四节气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24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含义分别为立春就是春天开始的意思,于公历2月3-5日交节雨水降雨雨量开始逐渐渐增,于公历2月18-20日交节惊蛰就是打雷惊醒沉睡的冬眠动物,于3月05-07日交节。春分春天最中间的意思,于公历3月20-22日交节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谷雨雨量充足,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于公历4月19-21日交节立夏夏季的开始的意思,于公历5月05-07日交节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于公历5月20-27日交节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于公历6月05-07日交节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小暑炎热开始的的意思,于公历7月06-08日交节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于公历7月22-24日交节立秋秋季到来的开始,于公历8月07-09日交节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的意思,于公历8月22-24日交节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于公历9月07-09日交节秋分白天黑夜平分,于公历9月22-24日交节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于公历10月08-09日交节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于公历10月23-24日交节立冬冬季的开始,于公历11月7-8日交节小雪开始下雪的意思,于公历11月22-23日交节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于公历12月6-8日交节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于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小寒气候开始寒冷,于公历1月5-7日交节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于公历1月20-21日交节。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4节气是中国人祖先的智慧的发现。现在很多人都在说,24节气很好,只是它只适合中国这块地方,或者更确切说只适合黄河流域华北这片土地。再远些就不适用了。果真如此吗?我来从分析24节气的名称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那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 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们是界定四季的。可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吗?,冬季不是冷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 这个问题提得确实有道理。难道古人给四季定歪了吗?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 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却是原因很复杂的,太阳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端门端进一盆火,慢慢向右门移动,从右端门端出去。您说是不是当这盆火移到中央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最高?肯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门时温度最高。原因是火向空气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太阳照射与此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念,最初发生时是很朴素的,根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要定四季的准确概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入历法的时候,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温也不总相同。必须找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定四季的标准。我们聪明的祖先,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个标准是天文标准。太阳的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能大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变化。按太阳的南北位置来定四季是有实际价值的。这样定的四季必须与按气温来定的直感四季有区别了。通常把直感的四季称气象四季。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而刚才说的天文四季才能作历法四季。气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滞后,中国的黄河流域大概滞后三个期。24节气中上述八个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历法四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了。 四季八节是24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其它十六个节气则是骨架上的枝条或肉。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梁。 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和“谷雨”。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插入“小满”和“芒种”。小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夏至与立秋之间插入“小暑”和“大暑”,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间插入“处暑”和“白露”,这是暑威强弩之末,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秋分与立冬之间插入“寒露”和“霜降”,其意已见字自明了。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小雪”和“大雪”;冬至与立春之间插入“小寒”和“大寒”,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一句话,八节之间插入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就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所以说24节气实际是全世界适用的。 24节气的天文意义明白之后,就知道历法以24节气为准绳是多么重要。24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的24个等分角度来定义的,不是按一年24个等分时间来定义的,所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数说,有的近似15天,有的近似16天。所以一年的月怎样分才能让既简明,又足够准确的表现24节气,使它们排列得有最简单的规律,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重要任务。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