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_民风民俗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

民风民俗 2024-06-05 10:56www.bnfh.cn民俗风情
        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起源于东汉时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定于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正值秋高气爽、菊花盛开的时节。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九月初九是两个阳数相叠,故称为“重阳”。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和佩茱萸等。
登高
重阳节登高是流传最广的传统习俗之一。古人认为登高可以避灾祛邪,也是对祖先的一种敬仰。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选择登上附近的山丘或高塔,享受秋天的美景。登高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陶冶情操,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登高的风俗起源于东汉。据《西京杂记》记载,东汉时的宫廷已经有重阳登高的习惯,后来这一习俗逐渐传播到民间,并且得到普及。如今,很多地方都会在重阳节这天组织登高活动,既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也是一次难得的户外活动机会。
赏菊
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之一,赏菊在重阳节期间非常流行。菊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常在重阳节赏菊以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赏菊活动不仅限于家庭内部,许多地方还会举办盛大的菊花展览,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赏菊的习俗源于魏晋时期,到了唐代,重阳赏菊活动更为盛行。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诗中提到“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可见当时重阳赏菊的盛况。现代社会中,赏菊活动依然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公园和景区都会在重阳节期间举行菊花展,让游客在欣赏美丽花卉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特有的食品,因其寓意吉祥如意而备受欢迎。重阳糕的制作材料以糯米为主,配以红枣、桂花、栗子等,蒸制而成。糕点分层叠加,象征着步步高升和家庭和睦。
吃重阳糕的习俗源于晋代。《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这里的“蓬饵”指的就是重阳糕。传说晋代著名道士陶弘景在重阳节这天让弟子们登高避灾,制作糕点以祈福,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佩茱萸
佩茱萸是重阳节另一项重要的风俗习惯。茱萸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古人认为茱萸有驱邪避灾的功效。,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在衣服上佩戴茱萸,或把茱萸放在香囊中挂在身上,以期避祸消灾,保佑平安。
佩茱萸的习俗起源很早,东汉时期已有相关记载。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九日闲居》中提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更是将这一风俗广为传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见,佩茱萸在重阳节中的重要性。
饮菊花酒
重阳节饮菊花酒也是一项颇具特色的传统习俗。菊花酒不仅味道醇美,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古人认为饮用菊花酒可以祛病延年。菊花酒的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将新鲜的菊花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即可饮用。
饮菊花酒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到了唐代,饮菊花酒的风俗更为盛行,许多诗人留下了关于重阳饮酒的诗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重阳席上赋白菊》中写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可见当时重阳饮酒赏菊的盛况。
插茱萸
在重阳节,除了佩戴茱萸外,还有插茱萸的习俗。古人会在庭院、房屋的门窗上插上茱萸,以求辟邪驱灾。插茱萸的习俗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则较少见。
插茱萸的风俗同样起源于汉代。汉代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登高饮酒,辟邪恶而御寒气。”这种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健康长寿的祈求。
重阳节的现代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重阳节的习俗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现代社会中,重阳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关爱老年人的重要节日。在1989年,中国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提倡全社会关心、尊重、爱护和帮助老年人。
每到重阳节,各地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敬老活动,如文艺演出、健康讲座、义诊服务等,以表达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敬。许多家庭也会在重阳节这一天陪伴长辈,登高望远,共享天伦之乐。
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风俗习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传递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更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珍视。无论是登高、赏菊,还是吃重阳糕、佩茱萸,这些风俗都在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当下,关爱家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重阳节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历史悠久,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通过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其中的智慧和温情。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心怀感恩,与亲人朋友共同度过一个充满温情和快乐的节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