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故事,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_民风民俗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故事,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

民风民俗 2023-05-20 19:58www.bnfh.cn民俗风情

小时候就听外公说过,中秋节时,月亮上的月宫之中,会有一只玉兔,手握玉杵捣药,那么这个传说是怎么来的呢。在古代,客居他乡的游子们,在中秋节这一天,吃月饼,赏月,赋诗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中秋节也是我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中,有一个历史故事是这样讲的。

1、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中秋节,有什么甜美的传说?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为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2、说起中秋节,你会想到什么关于中秋节的历史故事?中秋节的存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有很多。我们都知道,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而围绕着这个习俗的产生,就有很多不同版本的历史故事,其中,有一个历史故事是这样讲的相传在元朝,很多百姓都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暴,各地纷纷起义反抗元朝。朱元璋在积蓄好力量之后,便联合各路人马,准备抗元起义,可是,当时朝廷早已对民间力量有所防范,派出大量官兵四处搜查,一旦查到有什么人行动可疑马上就会处死。

所以,在当时的环境下要想传递消息就十分困难了,朱元璋急得团团转,可刘伯温却想出一条计策,他命令手下人把字条藏在饼子里,这么多夹带着字条的饼子又被人四处传送,各路起义军在见到字条后便纷纷响应。起义那天,正是农历八月十五,抗元的旗号刚易打响,各地的义军便纷纷行动,抗元之势如同星火燎原,徐达攻下元朝都城的消息很快便传来,待推翻元朝统治之后,朱元璋想到马上又要迎来一个中秋节了,想当年还是刘伯温的点子好,把号召起义的字条藏在那圆圆的饼子里,才得意躲过官兵的搜查。

朱元璋于是下令把那种圆形的饼子赏赐给群臣,并在八月十五这天大家一同品尝,那饼子如同天上圆月一般,惹人喜欢,也寄寓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个关于中秋节的历史故事,发生在唐朝,据说,在唐朝的时候,月饼成为军队祝捷的食物。唐高祖年间,有位叫李靖的大将带领军队与外敌作战,经过惨烈的战争,终于在八月十五日那天得胜归来,

唐朝时期是一个十分开放的时代,有许多来自异域外邦的商人、读书人云集在唐国都长安,而且有些人在学习了华夏文化、礼仪之后还留在唐朝做了官。李靖将军的捷报传到唐高祖李渊那里后,便有一个西域来的人敬献了一个礼盒作为祝捷礼物,李渊看这个礼盒制作得很是精美,以为里面装的不过是寻常的金玉之物,可万没想到这礼盒里放的竟然是圆饼。

3、你知道哪些关于中秋节的历史故事?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自古便有祭月,赏月的一些习俗,在中秋节这一天,通常家人们会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赏桂花,在一些地区,中秋节的习俗,还有饮桂花酒等等,在古代,客居他乡的游子们,在中秋节这一天,吃月饼,赏月,赋诗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中秋节也是我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很多神话传说,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和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中秋节和月亮,赏月有关,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月球上有一座宫殿,叫广寒宫,而嫦娥仙子便居住在广寒宫之中,据说,每当月圆之夜,夜幕降临后,人们便可以看到月球上,嫦娥独自一人在一棵桂树之下,凝望着地面,小时候就听外公说过,中秋节时,月亮上的月宫之中,会有一只玉兔,手握玉杵捣药,那么这个传说是怎么来的呢?在上古时期,天空之中曾有十颗太阳,片刻不停的照射大地,大地上根本就长不出庄稼,无数百姓饿死在干旱之中,当时有一个人叫做大羿,他力大无穷,大羿登上昆仑之巅,用一把神弓,将天空中的九个太阳射去,只留下一个太阳继续照射大地,滋养生灵,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