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冬至温度是多少,2019年是滑年吗_民风民俗

2018年冬至温度是多少,2019年是滑年吗

民风民俗 2023-05-20 05:23www.bnfh.cn民俗风情

今年冬至时间是2018年12月22日,即农历十一月十六,一般到了冬至这天,我们这边是要吃饺子的,据说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当年在冬至这天给贫苦老百姓施舍“祛寒娇耳汤”治疗冻耳朵而留下的风俗,人们为了感谢怀念他,就有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1、2018年冬天何时“数九”?“冬至”为何比年大?2019年是“滑年”吗?

2018年冬天何时数九?“冬至”为何比年大?2019年是滑年吗?这个问题涵盖的信息量大,咱们分三个方面来探讨。2018年冬天何时数九?“连冬数着九”,这是老百姓的口头禅,不管是2018年还是哪一年,每一年的数九天都是从二十四节气的冬至这一天开始的,从第一天开始,每数九天就是一个九,总共九九八十一天,一共九个九。

人们还出了一套数九歌,如下图,“好吃的吃在伏里,好穿的穿在九日”,说的就是一年中最数数九寒天最冷,需要做最好的衣服穿。我国各地地处的经纬度不同,因而这句话其实是最适合中原地区的,中原地区是从前政治和文化中心,各种农谚俗语也是从这里出来的。冬至为何比年大?我们知道春节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节日,而民间却有“冬至大于年”的说法,这是因为冬至是我国人民最早探测并制定出来的一个节气,我国地处北半球,冬至这一天,白天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过了这一天,以后的日子,白天时间逐渐变长。

,从这一天开始,阴极而衰,阳气开始萌动,“顺阳而长,健康长寿”是我国老百姓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所以在这一天,人们会向长辈敬谢鞋袜礼品,以示良好的祝愿,而且在我国古代社会,冬至这一天要祭天祭祖,连皇权至上的皇帝也要到南郊祭天,格外隆重。凡此种种,人们在传统观念上边有了“冬至大于年”的认识和说法,在我们这里,冬至这一天和春节过年一样,“冬一日,年一日,骡骡马马歇一日”,这一天大家都要休息一天,以求平安,这一天大家都要吃饺子,以求吉祥,这一天本命年(下个年份属相同年)的人,都要穿踩小人的袜子和红色的内衣,祁求平安,但这一天不想过年那样,没有新衣服穿,所以也叫“亚年”。

2019年是滑年吗?是的!所谓的滑年,是指一个农历年份中没有立春这一节气,民间也叫寡妇年,也叫“黑年”,大家先看两份日历。第一个是2019年的立春日在农历2018年的大年三十,在看2020年的日历,2020年2月4日立春日是在农历2020年正月十一。所以说,农历2019年正月初一,到大年三十,期间没有一个立春日(大多在2月4日,偶尔会在2月3日),所以叫“滑年”,

2、农村的天气谚语“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什么意思?今年冬至是什么时候?

今年冬至时间是2018年12月22日,即农历十一月十六,一般到了冬至这天,我们这边是要吃饺子的,据说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当年在冬至这天给贫苦老百姓施舍“祛寒娇耳汤”治疗冻耳朵而留下的风俗,人们为了感谢怀念他,就有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而对于这句农谚老话,下面就简单聊一下关于“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意思是说如果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中旬的话,即便冬天寒冷也是没有雪霜天气的!虽然不清楚这是哪里的地方农谚说法,但类似的老话还有“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也就是说如果冬至这天在农历十一月中旬的话,就会没有降雪和下霜天气的!一般遇到这样的年份,其实不是农民所盼望的天气,毕竟这会儿大雪节气都已经过了十多天,这时还没有降雪就会不利于农作物安全越冬的,很容易出现冻害或者来年遇到干旱天气!俗话说“冬至不离十一月”,也就是说冬至节气一般会出现在农历十一月,不过,有的年份是月头,有的年份是月中,也有月尾的情况,往往人们根据冬至的不间,就会结合当年的天气情况会有一定的气象变化。

例如有的地方农谚就会说“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等说法!以上提到的两种说法其实就是不同地方的老话,因为如果是冬至在月头时,前者老话就会出现“大寒年夜交”,也就是指今年年底和年关期间都会比较寒冷!而后者老话则说“卖被去买牛”,其实是指今年冬天会比较暖和,就可以把棉被卖掉去买牛准备明年下地干活了!所以说,这两种关于冬至的说法正好相反,也侧面说明了咱们国家地域辽阔,很多地方的气候环境是大存小异的,也就导致冬至时会有不同的天气变化出现!对此,大家那边的天气更适合那种说法呢?欢迎留言互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