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祭灶怎么说,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是为_民风民俗

腊月二十三祭灶怎么说,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是为

民风民俗 2023-05-19 15:19www.bnfh.cn民俗风情

为了让灶王爷在汇报时,多说好话,少说不利自己家的话,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便会祭灶。拿我的家乡为例,我们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祭灶,一到腊月二十三,很多人就开始忙乎了,祭灶神,收拾屋子,置办年货等等,腊月二十三到除夕夜,都有哪些习俗和讲究。

1、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是为什么?

为了让灶王爷上天庭述职时说好话,保来年一家幸福美满。民间传说,灶王爷要在农历腊月二十四这天上天庭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情况,主要汇报家家户户一年的善恶是非,玉皇大帝便根据灶王爷的汇报情况,决定对每个家庭的奖惩报应,为了让灶王爷在汇报时,多说好话,少说不利自己家的话,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便会祭灶。各地风俗不尽相同,我们的家乡在关中平原,到了腊月二十三,便要烙饼,这种饼与日常不同,把发好的面团揉好,用擀面杖擀开,放上菜油、芝麻、白沙糖等,然后卷起来,用刀切成一两寸的小段,侧翻起来,再用擀面杖擀面杖擀成圆形的饼,放到锅里烙熟,我们当地称为油旋饼,

第一锅饼要献到灶王爷的神龛前,家人是不能吃的,第二锅小孩子才能吃,在饥饿的年月中,这祭灶的油旋是人们心目中最好吃的。平时是不会做这油旋饼的,所以,小时候,就盼着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祭灶吃油旋,灶爷见玉帝,就能保平安”。腊月二十三后,便不能动干锅,就是不能再灶饼了,直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灶豆豆、烙棋子豆后,才可动干锅,不然的话,就是对灶王不敬,家人也会在脸上留下麻子,

2、腊月二十三小年,你们当地农村会祭灶吗?

腊月二十三日,我这里,祭灶拜小年,是同一天过,很传统很习惯,家家户户很重视,当一个大节日过。虽然现在大多住上楼房,不烧柴不用灶,用电用煤气了,但人对灶的重视一点没有减少,也视电炉,煤气炉为灶,以前帖灶神在灶前做祭拜的仪式就基本省略了,多是到香火堂里的灶君神位前来祭拜。灶是司命之神,人们很重视,是上天下派人间的神灵,这灶君灶神灶王灶公作用很大,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

谁不敬之尊之拜之又畏之?谁都不敢得罪灶君,都想讨好巴结灶君,因而到灶君节,腊月二十三,都要好好准备,好好祭拜灶君,送灶君上天,让灶君高高兴兴上天上言事,不说人间坏话,说好不说丑,不被上天降灾惩罚,而多降福纳祥。腊月二十三,灶君就是主神,祭拜围绕灶君展开,我老家有香火堂,香火堂左边下角特为灶君立了个神位,这天灶君就是主神,先祭拜灶君,然后才到天神社主土地,再到祖先等。

3、为什么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给灶君献什么?

具有共同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标致之一,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文化习俗。,由于我国疆域辽阔,某些共同习俗方面又有细节方面的差别,从哲学上来讲,这也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拿小年来说,中华大地普遍都有小年这个习俗,在具体日期上有所差别。

北方的小年普遍在农历腊月二十三,南方则普遍是农历二十四,除了时间上的差异之外,在习俗上也有地域差异,小年那天有一件事情则是南北方都会有的,那就是祭灶。拿我的家乡为例,我们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祭灶,那天晚上,我们会在灶爷画前面点上香,烧一些纸钱,然后用烤化了的关东糖(我们叫“祭灶糖”)抹在灶王爷的嘴上,然后把灶爷画撕下来,和纸钱一起焚烧掉。

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据说小年这天灶王爷要到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用祭灶糖粘住灶王爷的嘴是避免他在天庭说家里的坏话,等到年三十的时候,灶王爷述职完毕,家里再贴新的灶爷画,点香烧纸把他从天庭请回来。只要这几天灶王爷不说人间的坏话,玉帝就会认为人间一切平和美满,来年就会赐人间风调雨顺,这种说法有一个问题需要解释,老百姓为什么从“恶”的角度去看待灶王爷,也就是老百姓为什么会先入为主的认为灶王爷去天庭述职可能会说人间的坏话?纠其原因,这可能跟封建社会的官民阶级对立有关。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