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为什么没有眼睛,达摩为什么侮辱梁武帝_民风民俗

达摩为什么没有眼睛,达摩为什么侮辱梁武帝

民风民俗 2023-05-19 15:06www.bnfh.cn民俗风情

“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佛教只是禁止吃荤,没有禁止吃肉,”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梁武帝萧衍“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是没有功德的,捐了一点钱,就到处宣扬,唯恐天下不知,这些都不是阴德,是没有功德的,一是弥补了一个漏洞,二是解释了一下带着功利心去布施是没有功德的。

1、梁武帝问达摩,达摩为什么侮辱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可以说是印度阿育王的一个翻版。梁武帝萧衍对于佛教来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致力于兴建寺庙、剃度僧人;二是禁止吃肉,这两项举措,对后世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都是负面的影响。第一项举措,大肆兴建寺庙,加重了像法时代的弊端,使佛教逐渐流于形式,第二项禁止吃肉。佛教只是禁止吃荤,没有禁止吃肉,

萧衍禁止吃肉之后,不仅没有培养出人们的慈悲心,反而使人们对于食物又多了一重分别心和取舍心。那么禁止吃荤,不也是对食物有了分别心和取舍心吗?吃荤对于修行的妨碍确实太大,所以必须要禁止,禁止吃荤,是佛教经过长期修行出的经验。而萧衍只是片面的以为,禁止吃肉就可以达到佛教禁止杀生的目的,梁武帝萧衍崇信佛教,除了长寿之外,结局也是很悲催的。

侯景之乱后,萧衍被活活饿死!梁武帝萧衍如此大力崇信佛教,结果却落得如此下场,以后佛教还怎么推广?所以这个漏洞就必须要把它补上。所以就有了达摩和萧衍的一段对话,填补漏洞就是要把萧衍的功德给抹去,《坛经·决疑品》是这么记载的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

’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梁武帝萧衍“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是没有功德的,因为梁武帝萧衍所做的这些,是以给自己求福为前提去做的,都是带着有所回报的目的去做的。

这段话其实也谈不上是侮辱梁武帝,一是弥补了一个漏洞,二是解释了一下带着功利心去布施是没有功德的。那么从萧衍的布施来看,怎么布施才算是功德呢?只有积累阴德才会有功德!什么是阴德,浅白的说就是做了好事不留名,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默默地帮助他人,这就是阴德。捐了一点钱,就到处宣扬,唯恐天下不知,这些都不是阴德,是没有功德的,

2、达摩大师为什么来中国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欢迎来到晨曦小荷文化草堂。达摩祖师有一首偈子云吾本来兹土,传教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从字面意义上来简单说一下吧我来到中国的本意,是要传播以心印心的佛法,解救迷惑的众生,我的事业恰如一朵红莲花,它散开了五片叶子,至于结果,自然就成就了。这里面一花开五叶有几种说法,比如暗指二祖到六祖的法脉相传或者禅宗的五个派别,我就不去讨论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阅,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但这也不是重点不是?也有直接说是假苹婆树花的,如下图,恰似一花五叶,

达摩大师为什么来中国?我想达摩大师有以下一些原因吧一、中国人多,有利于佛教的发展和壮大,佛法法脉延续的需要;古代的中国人多、且富裕,信众就容易多,所以“中国”是很好的传教地。二、中国有大乘气象,欣欣向荣,震旦在的声誉享誉天竺各地,是各国精英向往之地;在达摩之前,已经有很多天竺僧人到中国传法,也有中国僧人到天竺取经,达摩对中国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这就成了他心目中传播佛法的标的,

三、印度本土佛教势衰,佛教在天竺受到制约,达摩大师另寻他法,尊师命;当达摩大师时期,印度的婆罗门教吸取了佛教和耆那教等等教派的一些教义,与新兴的势力达成了某种妥协,使得高等级种姓范围有所扩大,这样使得婆罗门教被印度很多邦国立为国教,佛教等等教派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从佛教的原教旨就能看出来它是反对婆罗门教的,可以看出来佛陀本人不是雅利安人。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