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名为什么带字,为什么古代人的名字还要带_民风民俗

古代人名为什么带字,为什么古代人的名字还要带

民风民俗 2023-05-19 06:56www.bnfh.cn民俗风情

古人讲究等级观念,时常用名与字来表示家族中的人员长幼,特别是在先秦时期尤为盛行,孔子名孔丘字仲尼,这里的“仲”就是第二的意思,,还有伯、叔、季,伯是兄,叔、季是弟,在名或姓之前加上这此类词即可表年长老幼。既然已经有了名,为什么还要字呢,,还有一个别号,一个人,有名、有字、有号,叫起来不是很麻烦吗,古人是吃饱没事干给自己添麻烦。

1、为什么古代人的名字还要带字,比如诸葛亮(字孔明)?

姓名之外,不光有字,字之外还有号,号之外可能还有别号。姓,是父亲所属的家族所给予的,份量最重,名,是族中德高望重或学识渊博的人给起的。如家族聚居,还要按字排辈来起,姓名是古人家世血统籍贯的基本符号载体。一听你是韩某某,讲究人家差不多能猜到你是某府某县某家人了,字是别人起的,比如家族达人、授业恩师,仕途贵人。

字言志,某种程度代表着师长对你的期许,对你的人生指向,比如苏东坡,名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一般只有号才是自己给自己起的,是对自己生命成就的一种。比如陆游号放翁,更出名的郑板桥,八大山人,本来名字都让人淡忘了。为什么这么复杂,因为它有道理,直呼其名,即使现代也是不礼貌的言行,古代就是根本拿对方不当回事了。

叫人家的字,那你身份至少也得和对方齐平,最好是高一些,或者有相当的交情,私人场合交谈,一般最安全最通行的就是叫别人的号,如板桥先生,这是对对方有了解,表达认可与尊重。别号,这还不算什么,有时候古人觉得自家内涵太多,一个号不够,能有好几个号,通常和古人心爱的某种东西有关,建筑,花木,动物,甚至家乡,门前的一条河一座山,用别号来表达这种喜爱与羁绊,如留园主人,如病梅馆仙等等,用现代语言说这个算情调小号。

2、为什么古代人都有“名”、“字”和“号”?

名字是一个人的称呼需要,基本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我们国人的名字一般为三个字、两个字,少数为四个字,古人也不例外,我们现代人的名和名字是同一个意思,但古人的名字中的名和字却是分开的,是什么意思呢?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曹操、刘备等人,别人称呼他们的时候并不是叫诸葛亮、曹操、刘备,如诸葛亮一般称呼为孔明,曹操则为孟德,刘备为玄德,这里的名便是诸葛亮、曹操、刘备;字则是孔明、孟德、玄德。

既然已经有了名,为什么还要字呢,,还有一个别号,一个人,有名、有字、有号,叫起来不是很麻烦吗,古人是吃饱没事干给自己添麻烦?正所谓万物存在皆有理,既然存在了,必然有它的意义,图1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名”又叫“本名”,在夏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一般出生三个月后即取名,是个人特称。“字”又称“表字”,因为“字”往往对“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有关联的,与“名”相表里,故又称“表字”,

据考证“字”起源于商朝,商朝创立者商汤,名天乙,字汤。前面说到名和字是相表里的,它们之间的意义不仅是可以相同的、相辅的,还可以是相反的,例如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字平子,屈原,名平,字原,宋代诗人陆游,字务观,这里的衡和平、平和原、观和游的意思是相同的;意思相辅的则更多了,例如“鸿”、“鸾”是两种吉祥的飞鸟,古人就会取名带“鸿”字,取字为“鸾”,东汉文学家梁鸿,字伯鸾,白居易字乐天,“乐天”与“居易”是相辅的;宋代作家晁补则更有意思,他字无咎,意思就是只有“补”才能没有过错,即“无咎”,

但也有一些取字与名相反的,最熟悉的是朱熹,字元晦,元代画家赵孟頫字子昂,其中的熹与晦、頫与昂意思都是相反的。图2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古人取字多根据古典,冠礼是古人成年的标志,取字和冠礼进行,冠礼是在20岁,取字之后便可以结婚生子了,也就标志着可以走向社会了,古人讲究尊卑有别,等级观念森严,长辈、平辈之间的叫法自然不同,而取字恰恰也是为了区别尊卑,古人的名,常用于自称,字主要方便他人对自己的称呼,平辈或彼此地位相当者,尊称别人用字不用名,如果直接叫别人的名,则是对别人的一种冒犯和不尊重,“指名道姓”、“直呼其名”是贬义词大概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