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唯一一个可以用龙袍下葬的女人,也是康
在内蒙古大草原之上,有着一座五千多平方米的大规模墓地。
这个长方形的墓地按理说,占地面积如此之大,想必周遭的地表也是奢华异常。
况且,古人在去世之后,总是会立一块墓碑请专门的人写上一些自己生前的事儿,以供后世来敬拜的人观看。
,这座墓不一样。
虽说,它占地面积很大,,在它的墓碑上却并没有为自己写上一些关乎生前的墓志铭。
那么,这究竟是谁的墓穴呢?
当地人告知这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爱女固伦荣宪公主的墓穴。
说到这位公主,她可是当时康熙皇帝最喜欢的一位公主。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的各个朝代,都会有同其他部族联姻的习惯。
尤其以清朝的“满蒙联姻”最为平常。
书上说这样子的联姻在清朝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
当时的康熙皇帝生了20个女儿,夭折了12个。
而出生于皇家,就注定要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之后,这8个女孩都纷纷被当作满蒙两族互通友好的一个象征嫁了出去了。
说没有怨恨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皇帝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全然不顾及自己子女的幸福。
,固伦荣宪却不一样,她有着超乎常人的冷静和理智。
对于这桩婚姻自己还是很满意的。
这从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便可以看出。
在这部电视剧中,有一位叫蓝齐儿的公主,她嫁给了蒙古族。
在自己夫婿葛尔丹被大皇子杀了之后,康熙皇帝请求公主回家。
,公主却哭着不愿意离开蒙古族,不愿意离开这个草原上的部族。
在这个电视剧中,蓝齐儿的原型就是历史上的固伦公主。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固伦公主是打心底里爱上了这个少数民族。
可能就是因为固伦荣宪公主这样理智又善解人意的性格,使得康熙皇帝将其视若珍宝。
甚至,在康熙第一次将太子废除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下旨将固伦公主召回探视。
要知道,当时只要是因为政治目的远嫁的公主,是不可能随时回京探望自己的家人的。
皇帝就更不会因为内心的想念而破例将其召回来。
,固伦荣宪公主却是一个例外。
这也足以看出,这位公主在皇帝心中有着与其它公主不一样的地位。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一度病重难以起身,固伦荣宪公主得知后日夜不停的赶回宫中。
衣不解带的照顾在康熙的床前。
悉心照料康熙的饮食起居,为他煎药并早晚问安,从不懈怠。
皇帝痊愈之后,对公主降旨褒奖,并且,将荣宪公主由和硕荣宪公主晋为固伦荣宪公主。
除此之外,康熙还对其做过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史书中有记载康熙在固伦荣宪公主出嫁至蒙古后。
曾经一度借着政治视察和军事考核的理由到蒙古巡视。
而且,次数足足不下四次。
,我们反过来想想,除了这些政治上的目的之外。
难道就没有一点点是因为“父亲思念远嫁女儿”的意图在里面吗?
答案很显然。
现在大家如果有机会去到蒙古旅游,在一个叫“大板”的小镇子里,还保留着一处康熙曾居住过的行宫。
这个地方就是当时的固伦荣宪公主为了能够方便康熙的巡视特意打造的。
这座行宫也是我们中国在北方边疆的唯一一座。
从这方面恰巧可以看出康熙与荣宪之间的父女情深。
固伦荣宪公主在世之时,她所嫁与的郎君是一个足智多谋的郡王,名叫乌尔衮。
此二人一生恩爱如初,婚姻生活也是幸福美满。
后来,固伦荣宪公主五十六岁去世,时年,雍正称帝第六年。
在固伦荣宪公主逝世之后,雍正皇帝特地派了朝中大臣来到蒙古替其料理后事。
当时,因为事发比较突然,清政府没有任何准备。
所以,只能暂时将固伦荣宪公主的棺椁放在一座寺庙之内。
,迅速的选择了一处位置较好的山坡为其修建地宫。
有记载,固伦荣宪公主的尸身被挖出的时候仍保存的较为完好。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时候,虽已经被埋了近二百五十年。
,她的肌肤仍然似生前那般富有弹性,全然不似死人一样的僵硬。
她整个人躺在里面,脸部朝上,头上戴着公主特制的金子做成的凤冠,手上指上都有金饰。
身上穿得可谓极尽奢华富贵,很多层的衣物都被最外面的一件珍珠制成的龙袍给遮盖着。
足见其下葬之时的场面之浩大。
康熙嫁出去5个女儿,而只有固伦荣宪公主可以穿龙袍下葬。
一方面体现了康熙对她的宠爱,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对于她远嫁蒙古的一种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