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婚改口钱普通给几多?有哪些说法?
结婚改口钱一般给多少?有哪些说法?
按婚庆公司过往参与的婚庆桥断,改口费的要求是公婆方付一万零一,寓意是万里挑一。岳父母方是给予9千9百9十9元,寓意是九九归一幸福久久。
改口费为什么非得公婆给儿媳妇?
我们那里就是儿媳给公婆和至亲长辈,虽说这钱大部分也还是男方事先准备的。
我小舅子结婚,我随礼送了10万。我丈母娘吓坏了,说是太多了,怕以后我家有喜事他们还不起。因为我老婆姐弟8个,7个女儿一个儿子。我老婆老大,其他几个妹妹看我送了10万,基本上也都跟着送了八万六万的,最少的一个也送了两万。
我和老婆觉得送都送了,退回来不吉利,于是,结婚的当天晚上,新媳妇改口叫我们“大哥”“大姐”的时候,封了我们两个红包,一人2万。然后我儿子压新床(我儿子当年正好18岁,刚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在我丈母娘家来说是学校最好学历最高的),给了一个4万的红包。
因为是农村,也没有司仪什么的人来主持,结婚当天太忙乱,给公婆的红包就没给。第二天清早,新媳妇早起给公婆孝敬早茶(不是茶叶泡的茶哦,而是新媳妇亲自下厨做的一碗极其丰盛的汤面),给了两位老人每人一个红包。都只有100元,虽说金额不多,我丈母娘和老丈人高兴得不得了,丈母娘当时就把她手上戴的一对祖传的老玉镯褪下来送给新媳妇,老丈人又拿出900凑成一千块钱整数给了新媳妇。
我们那结婚,当天晚上虽说是最热闹的时候,但无非就是新娘进门,大宴宾朋,忙而乱。真正体现传统礼节礼仪的是第二天。
第二天一早,公婆喝完新媳妇的孝心茶后,便继续摆酒席,以答谢过来帮忙的街坊邻居,以及前来贺喜路远无法返回的亲朋好友。(不过这次酒席规模比头条晚上要小多了,纯家宴性质。)
酒席上,新媳妇必须得一个一个的敬酒,改口。新郎,或者婆婆,在旁边端着一个红笸箩,里面都是包好的红包。每敬完一个人酒后,新娘就递上一个红包,说几句类似“年纪小不懂事请多多关照”的话,对方回敬一些恭喜保佑的话。(这个红包金额都不多,一般都是10块、5块,最多20块。除非特别重要的长辈,才有100、200。)
吃完酒后,如果宾客要走,新娘还得每人送一双鞋。过去是新娘从娘家带过来的自己纯手工制作的布鞋,现在都是买的现成的鞋了。
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我给10001元,寓意万里挑一
我是河南商丘虞城的儿子前年结婚,我们老两口每人给儿媳一人一万块钱,总共二万块钱该口费。今年我女儿嫁到南通他们那儿的改口费11000元,比我们河南商丘虞城还高1000块钱。在我们河南虞城这一块结婚花钱一天比一天高。在过去都说一个儿一百万两个儿子二百万,现在一个儿子一百万都不行了,结不了婚了。有时候没有事的时候,我问我们当地的几个女孩,女孩子结婚为什么问男方要那么多彩礼钱呢?她们的回答基本上像似,就一句话早点分家产。友友们现在女孩子结婚要那么多彩礼,你知道为什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