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为什么纷歧传位给儿子,反而传位给弟弟孙_怪人怪事

孙策为什么纷歧传位给儿子,反而传位给弟弟孙

怪人怪事 2023-05-05 09:17www.bnfh.cn怪人怪事

孙策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反而传位给弟弟孙权?

第一,孙策儿子年幼。200年孙策去世,年仅26岁,孙策死后留下儿子孙绍,但孙绍的年龄太小,就算孙策16岁结婚生子,孙绍的年级在200年也不会超过十岁。所以孙绍不适合作为继承人。

第二,江东当时局势险恶。孙策短短几年时间扫平江东,虽然看上去摧枯拉朽,但其实江东政权当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一是本地士族的态度,孙策在攻略江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与江东大族发生冲突。简单举几个例子,吴郡陆氏的陆康,任庐江太守,受孙策围困而病死,宗族死伤过半;会稽郡的周氏兄弟、吴郡太守许贡等等,都是因为孙策而死,所以很大一部分人对孙策是仇视的。

二是淮泗地区流亡士人态度不明。由于孙策突然死亡,导致本来追随孙策的一部分淮泗地区流寓士人内心不安,不知道孙氏到底还值不值得依附,存在观望的可能。

三是江东内部山越未服。山越一直是江东政权的大问题,孙权掌权后期,山越还经常搞个叛乱,更别提在200年的时间了。

孙策临终交代的很清楚“举贤任能,吾不如你”,他是希望孙权能够缓和和江东士族的关系,依靠淮泗流寓士人逐步稳固孙氏对江东的控制,所以孙策才会选择孙权作为继承人。




孙坚战死时,孙策十六岁。

这个年纪虽然不大,但搁在古代,也是可以主事的年纪了。而且在当时,孙坚的部曲基本保存完好,诸如程普、黄盖、韩当、朱治等文臣武将,仍对孙家不离不弃,并没有因为孙坚去世,就抛弃孙策、孙权等兄弟。

可以说,孙坚当时完全可以把部队的指挥棒直接交给孙策手上。

,孙坚临死前并没有这么做。他把指挥权交给了侄子孙贲。

为什么孙坚要这么安排?

原因很简单。虽然孙策能力很强,也得孙坚旧部人心。但他擅长攻坚,不擅长守业,缺乏人生挫折,容易阴沟里翻船。

把话说的直白一点,孙策是个欠缺社会毒打的希望之星。

孙家本钱小,没地盘,人又少。连赢十把都不见得能富。但只要输一把,就可能是满盘皆输的结果。

相比于孙策,孙贲是苦出身,自幼丧父,童年丧母。他自己还是个孩子时,就出社会独自闯荡,独立养育亲弟弟孙辅。

像他这样的人,知深浅,懂进退,适合在逆境中求生存。

尽管孙贲才华有限,在他带领下,孙氏不会大富大贵。但孙贲也不大可能把老本输光。

事实证明,孙坚没有看错人。虽然孙贲没有把队伍做大做强,但他也没有把队伍带散。

孙策守孝结束,更成熟,决定出山打天下时,孙坚的部曲,孙贲几乎是完好无损的交还给孙策手上的。

一支队伍,长达数月缺乏主心骨,还能基本保住本钱,这在汉末三国那个乱世时代,很难能可贵了。

时间来到公元200年。

这一年,孙策因伤而死。他临死前,情况比起孙坚死时,还要略微严重。

一方面,孙策虽留有一个儿子叫孙绍。但年龄不大。(孙绍的生卒年不详,根据孙策的年龄进行推断,孙绍当时年龄不大,可能也就六七岁)

一个小毛孩子,啥都不懂,显然是无法直接承担继承江山的重大责任。

另一方面,孙策打下江东五郡(实际只有东汉扬州的五个郡),豪强林立,孙策为了强化在江东的统治,不断杀豪强。但本地豪强多,他根本就杀不完。,这也使得当时孙家与江东豪强的关系非常紧张。统治根基极不牢固。

再一方面,孙策在背叛袁术自立后,虽然他扩张的速度很快,但他没有时间整顿自己与孙氏族人的君臣关系。他当时更像是孙氏一族的盟主,而不是君主。因为当时的孙贲是太守,孙策队伍舅舅吴景是太守、老臣朱治代理了一个太守,孙策自己也只是太守。

他不是扬州刺史或扬州牧,不是以上级官员的身份在号令孙氏族人。他只是因为个人能力很强,且又是孙坚的儿子,大家觉得跟着他有前途,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才拥戴他。孙家内部当时也是有矛盾的。

这个矛盾体现为——江东豪强对孙策的统治并不服气,有些亲戚对孙策的儿子也不服气

所以综合来看,孙策死时,他的实力和政治成就虽然远超父亲死时。但江东集团内部的矛盾却也是比孙坚死时要大的多。

如果孙策不死,凭他的能力,多活几年,或许能把内部问题解决好,然后把政权平稳交给孙绍。

现在的问题是,孙策没来得及做这些事就死了。他的儿子小,江东内部又乱。他面对和父亲孙坚一样的情况——必须要求稳才能生存下去。

孙策曾一度对张昭说,如果孙权可辅,你就辅佐他。不可辅,你可以自立为江东之主。甚至就连孙坚的老婆吴夫人也担心江东基业不住。这就足以显示当时形势有多危急。

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策薨,权年少,初统事,太妃忧之,引见张昭及袭等,问江东可保安否,袭对曰“江东地势,有山川之固,而讨逆明府,恩德在民。讨虏承基,大小用命,张昭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众皆壮其言。


这也显示,孙策对传位给孙权,也有点信心不足。

孙权只是孙策上的第一把“锁”,张昭是上的第二把“锁”。

可能在孙策的设想里,最理想的情况的是孙权能稳住大局,为孙氏光耀门庭。自己儿子也能跟着沾光。

退一步,孙权不行,张昭接替之,代立为江东之主,继续保孙氏能继续荣华富贵。自己儿子不至于死在乱世之中。

,如果情况坏到连张昭都控制不住的局面的了,孙策安排的对策便是“缓步西归”。

这个"缓步西归"的具体含义,研究三国的人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指渡江北走,回归孙氏的老家。也有人认为是归顺曹操控制下的东汉朝廷。

无论怎么说吧,结果都是一样的——即如果控制不住局面了,孙氏就离开江东,权力和地盘都不要了,力图只保住祖宗香火不断即可


想想看,孙策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还怎么可能传位给年幼的儿子呢?

事实上,孙策死后,孙权继立,江东还真就是风雨飘摇。各地太守蔑视孙权的能力,纷纷造反。从孙策去世到赤壁之战期间,江东几乎所有的郡,都发生过叛乱。

孙权自打继位就马不停蹄到处平叛,还检阅军队、开设幕府,从行伍中和地方上招募提拔人才,安抚众心,拉拢大族支持。累的跟狗一样。

这种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绝非孙绍那种小毛孩子可以做到的。

。虽然东吴肇始于孙策,但东吴能真正以鼎立之态称雄于汉末三国,大部分的任务却是在孙权时期完成的。若没有孙权继位后的深耕,孙氏集团对江东的统治,更像是军事殖民,看起来威风凛凛,然则并不牢固。孙家能在江东立足,生根发芽,其实是孙权前后几十年的努力。

在孙家内部,若没有孙权,孙坚的直系后裔到死,估计也只是个盟主。孙权也是依靠战功,凭借几场大胜利树立了足够威望,才终于把自己由太守升级成为州牧,把孙坚直系与族人和将领们拉开了等级差距,从孙氏盟主身份向东吴君主身份迈开了一大步。

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的话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现在看来,确实是一句实话。孙权不仅完成了孙策部署的任务。而且,他还超额完成了任务。




事实上,孙策临死前,之所以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孙绍,反而传位给弟弟孙权,主要是为了保住自己儿子和家人的性命!因为当时的局势非常混乱,稍微出错,孙策的儿子孙绍将会被诛杀,他的家人也将死于非命!

孙策

孙策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能力非常强大,甚至不少人认为,如果孙策活着,刘备很难发展起来,就算是曹操,也未必能够做大!因为孙策的实力太恐怖了!

孙策乃是孙坚的长子,原本是在袁术手下效力。最开始的孙策,其实是没有更大想法的,他想的是好好帮袁术干活,日后打进荆州,为父报仇。结果袁术这人,非常不地道,脏活累活都让孙策干,到了分好处的时候,却把孙策给踢到了一边。这种情况其实在古今中外的职场是很常见的,不少人也对此麻木了,敢怒不敢言。此时的孙策才二十来岁,血气方刚,他哪里受得了这种不公平待遇啊,于是便开始谋划着离开袁术了。

孙策认为袁术并非明主,在这里没有发展前途,所以他准备向江东发展,趁江东还没有超级势力出现,自己先去分一杯羹。而袁术也对江东觊觎很久了,所以他也欣然同意了孙策的计划,表示支持孙策去江东发展,反正在袁术的心目中,孙策就是个好拿捏的小伙子,打下的江东地盘都是他袁术的。后续的发展大大出乎了袁术的预料,孙策不仅快速平定了江东,而且宣布和袁术决裂,这一下,孙策就算是江东名义上的主人了!

《江表传》策说术云“家有旧恩在东,原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匡济汉室。”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故许之。

曹操创建自己的基业,所耗费的时间并不短,刘备就更不用说了,到了五六十岁才看到希望,孙策,在二十来岁就打下了江东,奠定了基业,可以说他的创业速度是这些人中最快的,他的战斗力是最强悍的。可惜的是,孙策死得太早,没能再创辉煌,要是让他再多活几年,那么曹操能否做大还不一定,因为孙策曾计划在曹操和袁绍对峙时,出兵偷袭许都,这事要真办成了,曹操估计得气死!

总的说来,孙策这人的军事才能是非常出众的,短短时间内就拿下了江东,创下了东吴基业,这在三国可是首屈一指的!只是很可惜孙策死得太早了,不然天下形势必将大变!而在孙策临死前,他也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将自己的位置传给弟弟孙权而不传给儿子孙绍!这个决定令许多人不解,因为在大家的认知中,父死子替,这乃是真理,放之四海皆是如此!但为啥孙策要做出这么反常的举动呢?

事实上,孙策之所以这么做,最大的原因就是保护自己儿子和家人的性命,理由有三!

一、孙策的儿子太小

孙策出生于公元175年,死于公元200年,仅活了26岁!试想一下,26岁的年轻小伙子,他的儿子能有多大?就算孙策十六七岁开始生孩子,此时他的儿子也不到10岁啊,一个10岁的孩子,他能懂什么?他能掌控大权?掌控局势?

很多人会说,以前有不少的皇帝死后留下幼子,让托孤大臣辅助少主即可,为何孙策不这么干呢?这就得说到第二个理由了!

二、孙策死得蹊跷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去丹徒山中打猎,结果碰到了三个人,这三个人是许贡的门客,而许贡乃是死于孙策之手,所以他们三人是专门来找孙策复仇的。

《三国志》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

孙策杀了许贡,所以许贡的门客来杀孙策,表面上来,这就是一起简单地为主复仇的故事,但实际上,仔细揣摩这件事情,背后其实有许多不解之处!

,这许贡三门客是怎么知道孙策的打猎路线的?,这许贡三门客是怎么知道孙策喜欢把扈从甩到后面,独自一人打猎?,孙策年少成名,武力强悍,他怎么会被许贡三门客给伤到?,这三门客既然交代出了是许贡的门客,为何背后帮助他们的人没有交代出来?

这些问题,其实非常有深意,如果完全想通了,就能够想到当时的孙策所面临的局面是有多差?他的敌人,可不仅仅是三名刺客,而是背后的世家豪族和自己内部的叛徒!

孙策打猎的时间、路途这种重要信息,许贡的门客是不可能知道的,知道这些信息的人,肯定是些大能量之人,这和那些豪门大族肯定有关系,毕竟孙策把这些士族欺负得比较惨,许多人都对孙策不满,想要报复。而能知道孙策会抛下扈从,独自一人打猎,这说明透漏消息的人,就是孙策的扈从之一,这说明孙策集团的内部有叛徒。除此之外,既然查出了三个刺客是许贡的门客,那么为他们提供信息的人为何查不出?说明这三人在交代详情之前被灭口了,这就进一步说明,孙策身边就有叛徒。

综合这些信息来看,孙策之死并不简单,这是一场由世家大族和孙策内部叛徒联手策划的阴谋!而这个目的嘛,很简单,世家大族杀孙策,是报复孙策的之前的铁血政策,内部叛徒则是想要抢夺孙策的权利!关于孙策内部的叛徒,很多人推测是孙权,因为孙策死后的最大获益人就是孙权,但从种种迹象来看,这个人应该不是孙权。

孙策临死前把权利交给孙权,这就说明孙策对孙权还是比较信任的,而且孙权当时不过是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功劳还不够大,即便他想杀孙策夺权力,也应该再等几年,等他羽翼丰满之后,此时的孙权显然实力还不够。,孙策死后,他的亲戚孙辅暗通曹操,孙暠(hao)阴谋夺位,这两人的表现都不正常,尤其是这个孙暠,很可能他才是那个跟世家大族联合起来袭杀孙策之人!

孙策深知,既然这些人敢对自己动手,那么等自己死后,那么这些人势必将大举进攻,一旦处理不好,那么孙策一脉肯定会被屠戮殆尽,他的儿子,他的其他家人都将死于敌手,所以他必须找一个人来处理接下来的善后事宜。他儿子才10岁不到,肯定是善不了后的,而孙权平时就擅长权谋,此时由他主政,估计能保住自己这一支的血脉,毕竟孙权乃是自己的亲弟弟!

《三国志》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三、孙策和张昭的对话

如果说孙策的死,背后有很多疑团,需要大家推敲,那么接下来孙策和张昭的一番对话,就完全说明了孙策真正的意图,也能非常好的解释为啥孙策会让弟弟孙权继位,而不让儿子继位!

《吴历》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看看孙策和张昭的这番对话,他先是恳求张昭好好辅佐孙权,稳定下江东的局势。之后他又说,要是孙权这个人不上道,处理不了这个危机的局面,那么你张昭就取代孙权,自己做主公吧。这话是不是很耳熟?没错,刘备去世前也对诸葛亮这个说过!孙策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其实就是让张昭尽力辅佐,实在辅佐不了就取而代之,只要护住孙策子孙的性命,那么孙策在九泉之下也不会怪张昭!

此话说完之后,孙策又补充了一句,说要是你亲自上场,还是无法控制住局势,那么就请你带着我的家人缓步西归,这里的缓步西归,就是指回孙策的老家,远离江东这个权力旋涡,回老家避难,不再争夺天下了。

孙策对张昭说的这一番话,其实预设了最差的结局,让张昭自己把握。而其中最重要的点,其实就是护住孙策儿子和家人的安排,即便是失去了权力,也希望张昭把他们带回老家,好生安顿,让他们活下来!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孙策之所以让弟弟孙权继位,而不让儿子孙绍继位,其实就是为了保住孙绍的性命!因为孙绍一旦继位,结局必死!原因有三一、孙绍年纪太小,不足以掌控大局;二、孙策的死有蹊跷,背后有一股庞大的势力,孙绍应对不了,只有孙权也许有那个能力;三、孙策在和张昭的对话中,已经预设了最差的局面,即孙权、张昭都玩不过敌人,那么这个时候孙策就没啥指望了,只希望张昭把他儿子家人带回老家安顿好。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江表传》)




孙策不是不想给儿子江山,他有不得已的苦衷,不得不将江山给弟弟孙权。东汉末年,孙策算是天下枭雄中最猛的一位了,年纪轻轻战功卓越,仅用数年时间就横扫江东,奠定了东吴基业。相比而言,曹操和刘备的创业时间就显得非常长了。不过孙策战功卓著,在他死后却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孙策

孙策的父亲孙坚,其实也是一个猛人,在东汉末年曾大放异彩,不过由于和荆州刘表作战失利,孙坚死于战场,孙家失去主心骨,开始走向了衰退。孙坚去世时,孙策不过十六岁左右,虽然他的岁数不算小了,但很明显,这种年纪的孙策还不足以压服众将。所以孙策在守孝期过后,还是选择了投靠袁术。

孙策军事能力颇强,在袁术手下屡立战功,但袁术这个人赏罚不明,没有给予孙策相应的奖赏,逼得孙策暗下决心,脱离袁术,率军攻向江东。孙策脱离袁术后,犹如龙入大海,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就平定了江东各大势力,奠定了自己超强的地位。而且孙策这人,战略眼光也是非常的高,他想的不仅仅偏安一隅,在拿下江东后,孙策积极谋划北伐,进攻曹操,劫持汉献帝,想要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从孙策的这个谋划,就能够看到他在战略思想上多么的可怕,相比于后一批的东吴君臣,孙策可谓是高明得多了。

孙策之强,令天下人震惊,以至于大家都称孙策为江东小霸王,拿他和项羽相比。不过孙策也确实像项羽一样,最终昙花一现,死于许贡门客之手,大业未竟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事实上,孙策不死,天下必将大变!东汉末年的天下也必将更加绚烂多彩!孙策之死,令人遗憾,不过更令人疑惑的是孙策死后,江东的权力交接!

孙策死后,江东大权被交给了他的弟弟孙权,而并不是儿子孙绍,这是为何呢?

对于孙策的临终安排,很多人颇为疑惑,甚至还有人认为孙策之死,乃是孙权所为,因为整件事情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孙权。不过这种说法早已经被反驳,当时的东吴基业还不稳固,孙权不可能干这种事情。至于说孙策为啥把权力交给孙权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原因很明显。

一、孙策儿子太小

自古以来,无论是皇帝还是诸侯,只要当权者身死,那接下来的权力交接都是一场腥风血雨。如果继承者已经成年,且拥有一定的实力,那么他接替权力就会相对比较顺利,而若是权力继承人比较弱小,那么这个继承人很可能被架空,大权被别人拿走了,继承人甚至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整个东汉,之所以没过多少年就天下大乱,其实和继承人太过年幼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东汉王朝的继承人太过年幼,导致大权旁落,最终引得天下大乱。所以说,孙策看到这些前车之鉴,是根本不敢把继承权交给儿子的。

当时的孙策,也只不过是二十多岁,他的儿子最多只有几岁,连10岁都不到,这种情况,怎么可能掌握大权,控制手底下那批骄兵悍将?孙策若是把权力给了自己的儿子,那其实是害了自己的儿子,甚至祸及整个家族!

二、孙权颇有才能

相比于孙策的儿子孙绍,弟弟孙权年纪更大,快要到二十岁了,完全可以震慑住手下那批人。除此之外,孙权本身也比较有才能!当时的孙策,猛打猛冲,得罪了许多江东士族,倒是孙权和这些士族关系不错。连孙策自己都曾说,打天下孙权不如他,守天下,他是不如孙权的。

孙策一死,之前被他打压江东豪族士家,必定群起反抗,没有孙策的统领指挥,孙家不一定能够硬刚过去。这个时候就只能使用怀柔的方法,而整个孙家就只有孙权比较会搞关系、搞权谋,所以说把权力交给孙权是比较合适的,至少他可以尽可能守住江东基业!

事实上,孙权也确实比较出色,当孙策去世后,江东众多豪族不再听从孙家的命令,江东面临四分五裂的处境,结果在孙权的一番运筹帷幄之下,江东被成功平定,东吴成功建立。虽然很多人诟病孙权军事能力不行,但不得不承认,就权谋这块来说,孙权还是比较厉害的!

综合来看,孙策在临死前不把权力交给儿子,却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儿子孙绍太小,根本不足以掌控大权,二是孙权才能不错,能够帮助孙家成功的掌控江东,守住基业!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孙策让弟弟孙权继承江东事业,这是走了一步好棋。如果让他的儿子继承事业,就会是一步臭棋。孙策是孙坚的儿子,他死的时候只有26岁,一个26岁的青年,他的儿子还不到10岁。如果是太平年景,一个几岁的孩童继位,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但那个时候是天下大乱的汉朝末年。虽然董卓已经死了,曹操,刘表,刘璋,马腾这些诸侯都在,大家都是枭雄,个个卯足了劲想做天下的霸主。这就相当于有一个角斗士场,只要你的力气稍微弱一点,你就被其他人淘汰了。

可见,当时的局势是很凶险的,斗争已经趋于白热化,孙策如果把位子传给儿子,那些江东大将会不会服从于他?不说这些跟随孙家多年的大将,就是弟弟孙权,会不会听命于一个黄口孩童?孙权当时已经有18岁,在战场上立过功,也结交了很多名士,与很多将领都熟悉,可以说,孙权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威望。把江东的基业托付给孙权,比托付给儿子来的更稳妥一些。

假设孙策为了给儿子上位,强行把基业传给儿子,有一个很大的可能就是,孙权会联合其他将领,把自己的儿子废黜。这样的话,孙策的儿子就会性命不保。如果为了避免儿子被废黜,就应该事先把孙权除掉,可是这样就陷入了内乱分裂。内乱和分裂,则会削弱江东的实力,让其他的诸侯乘虚而入。这样看,把位子传给孙权,是最合适的选择,是最佳的一步棋。事实证明,孙策的选择是正确的,孙权开创了一代帝业。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