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圆周率被算尽了,会显现什么样的效果?_圆_怪人怪事

假如圆周率被算尽了,会显现什么样的效果?_圆

怪人怪事 2023-05-05 09:16www.bnfh.cn怪人怪事

如果圆周率被算尽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伟大的圆周率

如果圆周率被算尽了,那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圆周率是一个无理数,它的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

,圆周率的计算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不可能被算尽。

如果,圆周率被算尽,那么以圆周率为基础建立的科学大厦,基本上会被彻底推翻。这不仅体现在数学方面,还体现在物理学方面。

圆周率的计算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不可能被算尽。

譬如说,梅钦类公式、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库仑定律等等定律公式,都会出现问题。因为,这些定律公式中,都引用了圆周率π。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

库仑定律

了,像曲面曲线的计算,微积分的计算等等,也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也就是说,所有的数学大厦和物理大厦,甚至是人类文明的一切发展,都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圆周率的发现历史

圆周率的历史

圆周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20世纪,最早关于圆周率的历史记录,可以追溯到一块古巴比伦石匾,上面清楚地记载了,圆周率π=25/8=3.125。

同一时期的古埃及文物,莱因德数学纸草书,也表明圆周率,等于分数16/9的平方,约等于3.1605,埃及人,似乎在更早的时候,就知道圆周率了。

莱因德数学纸草书

在中国,现存的圆周率的最早记载,是2000多年前的《周髀算经》。

中国人发现圆周率

圆周率的计算历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最早的几何方法,到无穷级数的发现,再到计算机的出现,圆周率的计算方法,不断地被改进和完善。

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圆周率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割圆术利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及正多边形每条边与圆所延伸出的矩形得到圆周率上界和下界,从而圆周率近似值。

2. 连分数将圆周率表示为连分数的形式,得到圆周率的逼近值。

3. 分析法利用函数的性质,通过一些特定的函数公式得到圆周率的值。

4. 概率法在一个正方形中撒点,根据在1/4圆内点的数量占总撒点数的比例计算圆周率值。

5. 微积分通过定积分计算圆的面积,从而得到圆周率的值。

圆周率的应用场景

圆周率的应用场景

圆周率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场景。例如,计算机领域中,圆周率是衡量计算机各项指标与实用前检验的最佳手段,是检验计算圆周率公式优劣的最好方法。

圆周率的应用场景

,圆周率的结论也需要用于人类记忆移植实验成功与否的检验。在人类记忆力锻炼中,圆周率的背诵也是一种锻炼记忆力的方法。

圆周率的应用场景




2021年8月17日,趣味科学又更新了圆周率的最新世界记录,一位来自瑞士的科学家利用超级计算机,把圆周率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往后面推进了62.8万亿位,但依旧没有看到“圆周率的尽头”,圆周率到底存在多少小数?这依旧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有没有这样一个可能,假设有一天我们把圆周率后面的数全部计算完成,在计算完成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呢?

这会不会直接打碎我们现存的世界观?

亦或者推翻我们现存的科学理论基础呢?

毕竟圆周率一旦被证明有一个“尽头”,那它就会失去“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个身份,那个时候圆还是圆吗?

圆即将不是圆”,也不在是“无理数”,按照现在的认知证明,圆周率后面的小数是无穷无尽且不会重复的,也就是说无论你怎么计算这个数值都会“永远存在”。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从圆周率被发现应用的那一天起,我们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计算出圆周率的尽头,哪怕是现在已经使用了超级计算机,结果已经推进到了小数点后62.8万亿位,依旧还是看不到任何有“被算尽”的迹象。


圆周率的计算历程

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人类已经有了无数的先驱前辈进行了探索。

根据现在的科学研究发现,圆周率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在公元前1900年的古埃及时代,似乎已经了应用圆周率的情况,在现存的古埃及文物里面,列如莱茵德数学文本,以及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筑数据,我们都可以看到圆周率“被应用的影子”。

非常神奇的是,古埃及金字塔的周长与高度的比例恰恰是圆的半径与周长之比,而且还是圆周率的“倍数”(两倍数),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知识,胡乱建造能够有这么精确的数值吗?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于年代久远,对于古埃及金字塔的事情到现在依旧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尤其是在数学知识上的运用,让现在的数学家惊叹不可思议,对于圆周率计算的记载,也没有特别详细的记录流传下来。

直到公元前287年,大数学家阿基米德直接开创了有记录的“圆周率理论计算”的起始,是圆周率计算的第一人,不过当时阿基米德由于是首创,他并没有可以参考文献知识,以至于阿基米德计算的圆周率只是一个“近似值”。

注在阿基米德之后几百年内,无数数学家计算的结果依旧只是一个“近似值”,无限靠近圆周率,但被无一个是准确无误的。


列如阿基米德计算圆周率时就是使用的“内接正六边形”来计算出一个“下界”,这个“下界”根据阿基米德的多次计算,多次修改内接正六边形之后得到一个“似值3”,之后阿基米德在使用外接正六边形来计算一个“上界”,这个“上界”当时阿基米德是借用了“勾股定理”辅助计算的,由于方法出现了误差,当时阿基米德计算出的圆周率为3.141851

现在看来,阿基米德的计算是有误差的,但他作为圆周率计算的鼻祖,在有限的条件下,能够得出圆周率是3.14这个数值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其实作为“现代数学”来说,当时阿基米德计算出的3.14已经足够使用,哪怕有点误差,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阿基米德之后几百年,几乎所有的数学家都没办法得到一个“准确数值”,直到我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计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个进展在其后800年国内外都无人能够超越。


这里先提一句,我国对于圆周率的计算并非起始于祖冲之,如果向前推算,我国的圆周率计算可以推到公元前2世纪左右,也就是稍晚于阿基米德所在的时代,这个在古书《周髀算经》里面有相关记载,里面对圆周率的描述就是“径一而周三”。

这个“径一而周三”的意思就是圆周率的数值就是“约等于3,虽然没有延伸到小数点后几位,但证明也有了相关的计算。

到了汉朝时期,圆周率计算又被张衡推算到小数点后三位,张衡所取得的成就我就不在多做赘述,不过张衡虽然又推进了小数点后三位,但准确度并不是太高,他得出来计算结果是3.162,这个数值虽然进步了许多,但按照今天的计算依旧出现了误差。

直到祖冲之的出现,直接把圆周率的计算推到了小数点后七位,这是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个数学家能够办到的创举,通过祖冲之的计算,他当时得到了两个不同的结果,这两个结果分别是3.1415926与3.1415927。

对于祖冲之这个答案,明显是最为准确的,而且当时也没有能够计算出这么多,也超越了前人的计算,这个记录祖冲之一直保持了近800年,这800年期间无人能够破他的计算记录。


一直到15世纪,一个叫卡西的阿拉伯数学家在计算圆周率时得到了小数点后17位,这才打破了祖冲之的计算记录,到这时,时间已然过去了近800年之久。

数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对于数学的发展,我一直认为它是人类科学进步的“基石”,人类对社会自然的认知几乎都离不开数学,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数学,包括现在我们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等等,它们组成的基础必须依存于数学的发展。

自从这个阿拉伯数字家卡西突破这一界限之后,在往后的日子里,对于圆周率的研究几乎都是爆发式的增长,1610年,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耗尽毕生所学,计算出了他一生的极限,得到了圆周率小数点后35位,你所不知道的是,他在14年前已经计算出了小数点后20位。

鲁道夫足足花了14年时间,也才把圆周率往后面推进了15位,这其中的计算艰辛可想而知。


到这时,圆周率的计算似乎陷入了一个困境,根据现有的计算模式,对圆周率的计算很难有一个爆发式的突破,科学的发展是需要积累的,也是需要“被发现”的,直到一种“分析法”的数学计算方法出现,直接给了圆周率新的计算模式。

1706年,英国数学家梅钦利用新的计算方法,直接得到了圆周率小数点后100位,计算结果再一次得到提升,这种方法的出现直接引起了数学界的轰动,后来许多人也把梅钦的这种方法叫做“梅钦公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看看自己能否根据此方法推导出圆周率的结果。

后来人根据梅钦的方法又推导了圆周率的结果,小数点后最多可达到150位,这个数值几乎就是极限了,后面几十年几乎没有人能够超越,后面两百多年的时间,圆周率的小数点后位数记录一直被刷新,新的计算方法出现,计算结果又会扩大。

但,依照人力来计算始终是有限的,一个结果或许需要花费海量时间来计算,很多的数学家计算圆周率也许就是一辈子的事情,自梅钦之后长达两百年时间,其中前五十年几乎是停滞不前的状态。

后一百五十年虽然有进步,但直到1948年,圆周率的计算也才来到808位。


超级计算机让圆周率更加无穷无尽

计算机的出现对于科学的发展几乎是颠覆性的,对于数学领域的计算也是如此,以前计算一个数值往往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它就直接颠覆了人类对圆周率的计算结果。

人类花费几百年才计算到808位,而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只花了70个小时,它就已经计算出小数点后2037位,这给圆周率计算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认知,计算机的准确性、精密计算是人类没办法比拟的。

随着对计算机的升级发展,在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后的几十年间,它的体积不断缩小,计算能力也在不停的增加。


时间来到1973年,距离计算机出现也只不过是二三十年时间而已,但我们得到的圆周率小数点已经来到了100万的数位。

到现在为止,圆周率依旧没有被计算完毕的样子,而且都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这个数值与其他循环小数是有区别的。

这种计算模式在一百年前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计算机取代了人类对圆周率的计算,且计算能力是以前的无数倍。

人力终究有限,计算机计算的时代来临

人类进入计算机时代之后,对于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几乎是日新月异的,这个情况可以一直延续到2000年左右,其后二十年时间,一直延续到现在,计算机硬件研究停滞,软件芯片的研究又继续前进,对圆周率的计算也是突飞猛进的。

1989年,圆周率小数点来到了4.8亿位数。

1995年,圆周率小数点来到了10.1亿位数。

至2000年之后,计算机的发展太迅猛了,对圆周率的计算也是出奇的快,在2010年圆周率的计算已经来到27000亿位数,短短十几年时间,直接从十位数到达了万位数,还是以亿为单位的。


这种数值使用人力几乎是不可能计算出来的。

2010年8月,圆周率记录突破,来到了5万亿位。

2011年10月,时隔一年,圆周率的计算翻翻,来到了10万亿位。

这种速度依旧看不见圆周率的尽头在哪,大家对圆周率到底有没有尽头也越来越好奇了,纵使这个好奇心已经被“固定”,圆周率已经被确定为无理数,但依旧还有科学家想知道圆周率有没有尽头。

对于圆周率的计算依旧在继续,截止到目前,也就是2021年8月,圆周率的计算已经来到了62.8万亿位,计算时长花费108天,就是到了这个数值,我们还是没有得到一个“结果”,看到的依旧还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随着计算机的不停计算,这个数值在未来还会增加,也许是100万亿位数、1000万亿位数,亦或者是一个“恒河沙数”,终究还是无穷无尽也。


但你有没有想过,从人类计算极限808位数到现在的62.8万亿位数,这也才过了一百年不到。

在一百年前,我们也不敢相信能够计算到68.2万亿位数,就算只是写数字,可能终其一生都办不到。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不可能确定科学是否突飞猛进,对于圆周率的计算也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模式增加呢?

或许到了我们能够进入外太空,离开太阳系,在宇宙当中翱翔时,我们的计算能力也进一步增加,或许到那时,说不定真的会有一个结果,但这个结果我们愿不愿意看到呢?

如果圆周率真的能够被算尽,这又将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很多人对于数学有一个误解,他们认为数学就是无用之物,以前读初中、高中学勾股定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这些都没有什么用,现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见得谁去用这些数学知识。


圆周率不就是一串数字吗?它能否被算尽与我一个月2000块的工资有关系吗?

哎!你还别说,与你还真的有关系,当圆周率被算尽时,你不一定还能那到2000块的工资,因为我们生活会迎来巨大的变化,你的工作是否还能保住都是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这样认为,那我只能告诉你,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你或许只能充当一个“跟随者”,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仅仅只是你去菜市场买菜的计算,亦或者必须你得“亲自使用到”。


大到进入宇宙,宇宙飞船、卫星发射计算轨道,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手机、电视机、电脑等生活物品,数学知识的影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

说实话,我们现存的科学基本上都是依存于数学基础之上,而数学基础又有很多与圆有关,与圆周率有关。

如果圆周率被算尽,这也意味着我们现在的许多认知也要被否定,甚至过去的认知都是“错误”的,圆周率一直以来都是被认为是一个“无理数”,一旦它被算尽,那么岂不是说它原来就是一个“有理数”呢?

这是否说明,一旦圆周率可以被算尽,它只是一个无限接近于“圆形”的多边形,它并非是一个真正的圆形,这个世界上、这个宇宙当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圆形”,圆即将不是圆,那么很多现存的东西都即将颠覆。


没有了“圆”,那么曲线也即将不复存在,我们所看到的曲线也就是无数个“折段”组合而成,只是它们的数量太多,看起来近似于曲线。

这样一来,我们所依托的几何数学将迎来毁灭性打击,所有的几何图形都将有一个“新的定义”,而我们之前的一套理论显然已经不在合适,依托于这些理论发展出来的科学都即将陷入一个“被怀疑”的境地。

数学家们将会怀疑人生,因为他们的计算公式都是错误的,就列如微积分的曲线覆盖计算,如果圆周率真的被算尽了,那么微积分的计算岂不是都是错的?

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直在“错误的方向”发展?

牵一发而动全身,数学根基将会土崩瓦解,所有与圆周率相关的数学知识,都会受到波及,这种影响几乎就是全局变量,那么我们现在的“已知数学”都将被完全否定。


数学知识被完全否定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以下这些后果!

1、物理知识全盘否定。

2、化学知识全盘否定。

3、生物医学全盘否定。

4、现代电子科技构建崩塌。

科技将处于一个“极端混乱的状态”,这个混乱状态短时间之内或许影响不大,但长久来说对于人类就是一个毁灭性打击,这意味着人类文明的一个终结,除非全部推翻以前的理论重来。

这也意味着我们现在的科学成就都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圆从一个无理数变成一个有理数,这意味着我们根据无理数得到的各种数学知识都是错误的。

它们虽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由于不是正确方向,这就得时刻注意它们的“变化”。

现在我们的电脑、航空航天、手机、物理学认知都是处于一种“误打误撞”的结果,这些结果或许随时演变,因为它们是根据无理数计算得来,但现在圆变成了有理数,这岂不是说我们之前的科学都是“假科学”?


今天的成果,都是“误打误撞”的,并且还都是不稳定状态?

因为它是“有理数”,有理数与无理数之差可不是一句话就能够改变的,数学知识是严谨的,也是不容有错的,当圆周率真的算尽。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改目前的理论基础,我们现存的科学理论基础或许都要推翻重新研究,这对我们的影响将是方方面面的,对于人类的科学发展理论自信也是非常大的。

现代科学都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亦或者说是建立在“微积分”之上,现在依存的科学理论都是依托于此存在,依托于数学计算,依托于圆周率的“无理数”。

包括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宇称不守恒、力场、第一宇宙速度等等,如果圆周率真的被算尽了,那么我们的这些理论就得被重新开始,这些理论是否都存在呢?亦或者它们原本就是“错误”的呢?

!如果你不了解这些知识,亦或者回到原始社会,这些知识对你影响不大。


这个世界的规则依旧存在,但你不曾接触半点,只要人类想要继续发展,走出地球、进入宇宙,这些知识就不能缺少。

也就是说,圆周率作为一个被定义的“无理数”,但它却变成了有理数,那么“无理数”到底存在吗?或许它并不存在,这个宇宙也并不存在无理数。

对于未来,大家都是好奇的,对于未知,大家同样是好奇的,在目前的计算基础下,圆周率已经来到小数点后62.8万亿位。


但我们依旧没有看到有被算尽的可能,如果有一天圆周率真的被算尽,大家可能都没办法解释这个事实吧!

这就好比你从小就知道1+1=2,但现在要告诉你1+1≠2,告诉你微积分曲线是错的,告诉你几何图案也是错误的,我们所认知的一切都是错误的,我们偏离了正确的知识方向。

那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当这个宇宙存在着“圆”,那么它永远都不会被算尽,哪怕到了一个“恒河沙数”,如果这个宇宙不存在着“圆”,那么我们也不会发现“圆”,或者说得不到一个无理数,所以圆周率是不可能被算尽的。

哪怕圆周率被算尽,我们的认知被颠覆,对于目前来说“影响不大”,因为我们目前依存的圆周率计算,包括科学发展所使用的数据,日常生活中3.14159前面六位已经够使用。

哪怕是在非常精细的领域,其小数点后几十个小数已经足够精确,包括在航空航天上面,最多使用小数点后几百位数而已,但我们目前已经计算了小数点后62.8万亿位。

如果圆周率被算尽,现在的认知或许会改变,我们的未来发展也处于一个被“阻碍”的模式,但就短时间来说,人类依照这种“错误的模式”依旧还能生存,只是观念会比较颠覆,且存在不稳定因素。

短时间之内文明会存在,但科学理论基础会分化瓦解,人类的星辰大海估计也就永远不可能了,以前的知识或许会成为人类的“枷锁”,这一天对于人类来说,或许会很远,也或许在不远的将来。





在某些方面,π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字——计算π只需要取任意一个圆,用它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 另一方面,π是我们在学校学的第一个无理数,我们不能把它写成精确的十进制数,这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的数字会永远存在,几千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 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开始写下π= 3.141592653589…..我们永远也完成不了。



圆周率(π)永远持续下去,它的位数没有重复模式——这就是所谓的无理数。事实上,如果你在π位数内搜索足够长的时间,你可以找到任何数字,包括你的生日。 π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数字。它在数学中随处可见,在工程和科学中也有无数的用途。很多东西都是圆的,每当有东西是圆的,π通常就变得很重要。 因为π有很多重要的用途,所以我们需要能够开始计算它,至少精确到几个小数位。必须有人想出出现在你计算器上的π的近似值——它不是靠魔法得到的!

计算π的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方法是取最完美的圆,然后测量它的周长和直径来计算π。这是古代文明会做的事情,也是他们第一次意识到每个圆圈内隐藏着一个恒定的比率。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准确性——您能相信您的卷尺能够将圆周率(π)精确到小数点后10位或更多吗?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来计算π的近似值。阿基米德在一个圆内画一个正六边形,然后在同一个圆外画另一个正六边形。然后,他能够计算出六边形的精确周长和直径,可以通过周长除以直径得到π的粗略近似值。 阿基米德随后找到了一种方法,将六边形的边数增加一倍。然后,他可以通过使用更多边的多边形来找到更精确的π近似值,这些边更靠近圆。他这样做了四次,直到他使用了96边多边形。

阿基米德之后大约600年,中国数学家祖冲之用类似的方法画出一个有12288条边的正多边形。这产生了π的近似值,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将近600多年后,一种全新的方法被发明出来,在这种近似下得到改进。 数学家最终发现,事实上有精确的π计算公式。唯一的问题是每个公式都需要你做无数次的事情。(这是有意义的,因为π的数字会永远存在。) 数学家们还发现了其他更有效的计算π的级数。计算机程序可以增加越来越多的项,计算π的精确度非常高。2014年的世界纪录是,一台计算机计算出π的正确值为13300000000000 小数位数。

在计算机出现之前,计算π要困难得多。在19世纪威廉·桑克斯用了15年时间计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07位。不幸的是,后来发现他犯了一个错误,只对了527位小数!你在计算器上看到的九或十位数的π大概从1400年就已经知道了。 最近的记录是由谷歌在2019年圆周率日创造的,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31.4万亿位!对人类来说,算尽了圆周率,意味着你已经找到了完美的圆形,掌握了天道的秘密,你已经达到创世神的地步了。




数学上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称为π,约为3.1415926,这是很多人最早接触到的一个无理数。从古代开始就有不少人沉迷于计算圆周率,4000年前的古巴比伦王国就已经记载了圆周率π=3.125,中国古代的刘徽和祖冲之利用割圆术将π计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到了现代的超级计算机已经将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10万亿位,事实证明π依然是一个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可能有人有疑问如何知道圆周率π是无法算尽的呢?一直计算下去有可能发现π是可以算尽的,只是人类目前还没算到而已。如果某天数学家突然宣布圆周率算尽了,又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早在1947年,伊万·尼文就利用微积分和反证法证明π是无理数,圆周率已经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如果未来被证实π能够被算尽,是一个有理数。不仅数学体系需要重新建立,就连科学测量标准都需要全部推倒重来。

如果圆周率能被算尽,那么割圆术就证明了将圆形分割到一定程度,“圆”就完全等于“正多边形”,这就意味着其实并不存在真正的“圆”,圆的光滑曲线实际上就是无数的小线段。这表明曲线也是不存在的,由于不存在曲线,几何学中的图形将变得混乱不堪。微积分中对曲线覆盖面积进行计算的思想方法也是错误的,极限累加理论也将不存在,微积分将会被颠覆,数学大厦将土崩瓦解。

如果圆周率被算尽,代表微积分是错误的,那么现代人利用微积分知识制作的集成电路将不存在,我们用的电子仪器也不会出现,航天工程中运用微积分制作模拟轨道也不会出现,或者说出现的一切都是瞎蒙的。物理学中很多常数都与π有关,把无理数π修改成一个有理数,那么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的电子轨道可能变得不稳定,物质难以凝聚形成,整个世界都会被牵连。

了,圆周率确定无疑是一个无理数,是不可能被算尽的。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去计算圆周率的位数呢?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其实圆周率π已经成为了检验超级计算机能力的一把标尺,能够辅助超级计算机的发展。由于圆周率计算过于复杂,用一般的电脑很难进行计算,所以运算能力和稳定性越好的计算机就可以算出π小数点后的更多位数。当年英特尔推出奔腾系列时发现了一个BUG,这个BUG正是通过运算圆周率才发现的,π能够帮助人类完善科技技术。

圆周率π最大的用处在密码学,重要的文本信息通常会经过加密算法,然后加入参数形成密文。这个参数就是密钥,在破译密码时最先需要找到的就是它,密钥的形成通常有两种方式,一般会从文学典籍或文字从选取一些段落或者是计算机随机生成的随机数,前者容易被破译发现,而计算机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其实都是伪随机数,是有迹可循的,并非真正的随机数。这时数学家会利用π的小数位和拼接素数产生真正的随机数,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密。

假设某个国家突然发现圆周率并不是无理数,它可以从第1000亿亿位后开始循环,π就变成了一个循环的数字,这就相当于圆周率被算尽了。那么战场上截获的情报就有可能被破译,计算机系统也会出现重大漏洞。


由此可见,π被算尽将会出现一系列颠覆我们认知的事件,远比想象的更复杂。而超级计算机运算圆周率,并非要将它算尽,只是利用圆周率检测计算机自身性能而已。




这可太重要了,跟大家说,整个世界观会在根本上直接崩塌,从客观世界变为虚拟世界;

圆不再是圆,意味着这个世界有极限,圆只是个假象,这就代表着很大可能性这个世界是虚拟世界编程世界,懂吗?就比如现在有些赛车游戏做的已经很逼真了,甚至有些视频给你看了能让你分不出真假,但只要它是游戏就经不起放大,画面再逼真放大后都会有齿距,而现实世界是无论你如何放大它都没极限,这就是π能算尽带来的毁灭性颠覆!对人类对于这个宇宙的认知将是覆灭性的打击,如果你知道你的人生不是真实的,你只是个游戏角色你还会认真对待生活吗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