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家的孩子,什么令你深感有力?_非州贫民孩
穷人家的孩子,什么令你深感无力?
家庭背景,教育,资源的差距,简直就是降维打击。真的没法比较,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从来不会去考虑钱的问题,而穷人家孩子一直都在为了钱烦恼。
我的大学舍友,家在贵州的一个贫困县,他是通过自己努力考上的一本大学,而且作为全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可见当地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的孩子确实有差距,可以说是他在他们那里是万里挑一了。
家里东借西凑,给他凑够学费上大学,申请了贫困生助学金贷款读大学。大一刚上大学,他就参加了勤工助学,每个月300块钱的工资够他生活费,平常吃得很节俭。勤工助学的工作就是每天凌晨5点起床打扫校道,夏天还好,冬天好冷的天气,真是不是一般人能坚持了,特别是下着大雪的时候,握着扫把的手都冻僵了,而其他家庭条件好的舍友还在有暖气的宿舍,舒服的睡觉,这就是差距。
大学期间,周末一直在找各种兼职做,赚钱养活自己,明显占满了他整个大学的空闲时间,学习依旧不落下,每天晚上去自习室上自习,自己是每个学期都拿奖学金,学习成绩一直排列前茅,很多人上了大学就放松了学习,只要不挂科就行,大学玩游戏,打球,在宿舍睡懒觉,泡妞,混混沌沌就过了四年,毕业才发现好像自己四年没有学到什么技能,找工作都迷茫。
而他因为贫穷,大学四年都在为生活费烦恼,当时这样的情况让他错过了很多大学美好的时光。自己永远都在忙碌着,停下来就深感压力,深感无力,只能不停地跑,而且要比别人跑得更快,就像人们常说的“下雨天,穷人家没有雨伞孩子,要想不被雨淋湿,就得光脚比别人跑的更快。”
他改变不了出去的家庭,也不抱怨家庭条件的困难,而且充满正能量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努力,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去做,自己下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着落。穷则思变,他也想过好的生活,面对现实又显得无力,只能踏踏实实的去努力。
五年前吧,我在厂里认识了一个女孩,她长得不算漂亮,可追的人还挺多,可我不知道她为何会喜欢我,我并没有追过她。
可能是我当时是个小管理再加上自身形象还可以的原因。我也没有女朋友,所以也就没拒绝她,就这样成为了男女朋友。
她经常下班或者休息时就约我出去,不是买衣服就是买项链,喝个水都要星巴克,说实话我当时都不知道星巴克是个啥,从外面看总以为是个饭店。
我实在想不通一个小厂妹就这么三四千的工资是怎么养成这种消费习惯的,起初我还招架了她几次,我看了看她这并不漂亮的脸蛋觉得太不划算了,这消费是我承受不起的,当即直接跟她分了手。后来过了许久我才知道,这个女孩不管谁的礼物都收,只要有空就喊厂里的男同事请她吃,请她喝,各种消费都是别人买单。
过了两年,我辞职到网络公司去做了销售,没过多久我的女主管又喜欢上了我,我都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会得到女孩子们的青睐,也许就是因为我不主动拈花惹草才会让她们觉得我是个靠谱的人吧。
一开始我还是非常开心的,很快就坠入了爱河,直到我知道她的身份后心里就打了退堂鼓,因为她是公司老板的亲妹子,人家条件好的不得了。
我送她礼物都是几十块钱的T恤,请她吃饭都是小饭店或者大排档,而她随便送我一个礼物都是上千左右的,当我知道价格时我都不敢收,她给亲朋好友上份子钱或者过生日买礼物时也是几千块的消费。
说实话我自卑了,我太无力了,我跟她说了我们之间的差距,可她丝毫不在乎,然后送我礼物的时候也会照顾我的自尊了,跟我送的礼物价格差不多。
我知道她是为我好,时时照顾着我这可怜的自尊心,可她越是这样我越是想逃,每每想到如果我们结婚见她父母时就很害怕,毕竟这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在这种自卑感的驱使下我还是逃离了她。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我还是选择了靠自己吃饭,偶尔回想起来确实会有一丝丝后悔。
如果我是个好的家庭,或者是个非常优秀的人,也许我不会有这种无力的感觉和自卑感吧。
家庭是我不能够选的,条件是我能够可以去努力创造的,只可惜自己确实也没有太大的能力,说到底自己终归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无名之辈罢了。
老公单位一个男同事被单位两个女孩追求,他选择了个子高的,原因让我们非常诧异国庆假期回家扒棒子时候个矮的那个不一定够得着。后来才发现个矮的女孩开的几百万的车,住的是几百万的房子。上班只是因为无聊……再后来他自己调侃自己终于知道人家为啥个矮了,因为人家根本不需要扒棒子。
我的一个熟人前天把他儿子打了一顿,他儿子十六岁,左一巴掌,右一巴掌,两耳光打的他儿子声都不敢出声,怂在哪里。起因是同学向老师告状,说他儿子偷了他1000块钱。由于没有证据,各执一词,老师就请了家长。在学校里,这熟人肯定是站在儿子这边的,他说只要有证据,他赔双倍的钱,如果没有证据,这种诬告他也不追究了。
然后回家里,熟人发现了儿子的手机换了,就问手机是哪里来的。儿子说别人给的。熟人就追问是哪个别人给的。儿子答不上来,熟人就左右开弓,扇了儿子两巴掌。他儿子还是死扛,打死也不说,是谁给的手机。
虽然案情不是真相大白,但疑点太多。熟人就把儿子暴揍了一顿,然后就翻篇了,既往不咎了。
熟人离异,儿子跟着他。一家人的收入在4000左右,没有额外的来源。熟人的文化水平比儿子还低,他儿子好歹读个中职,他只认识26个字母,在儿子学习上一点忙也帮不上,不教导,不关心,反正回家保证有饭吃,除了正常花销之外,儿子几乎没有零花钱,一要零花钱,熟人就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给个几十块完事。
儿子在外面干什么,熟人不知道,学习成绩如何,他不关心。他跟我们说,养活就不错了。所以他属于咸吃萝卜淡操心的父亲,儿子的问题自然就多了,长期被请家长,每次请家长,熟人就必须揍一顿儿子,他的理由很简单为什么别人总不请家长,而你却三天两头的请家长?儿子不答,不答就挨打。恶性循环。
熟人说,以后他成年,我就不管了,我把房子一卖,换个地方住,他(儿子)想干什么是他的事情,我也不要他养老,他也别来找我的麻烦,父子缘尽。
上学时,爸爸说你能考上哪个学校全凭自己本事,家里可没钱给你找关系。
高考时,我以600+的分数上了一所二本。
因为家里没有一个人能在这方面给我参考意见,我只能摸着石头盲报志愿。
大学时,每个月300块生活费,我每顿伙食费都精确到角,一件衣服穿好几年,跟着室友第一次下馆子……太多了。
因为穷,自卑到大学四年不敢谈恋爱。
毕业了,不敢考研究生,想马上给家里挣钱,跑到上海干了一年销售,皮鞋的鞋底都磨透了。
进了体制,不知道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单位吃饭给领导敬酒都不会,被同事私底下称“憨信球”。
工作只会埋着头苦干,终于凭着多年写材料提拔中层干部,但与人沟通始终学不会,情商低说话直,被其他领导同事孤立。
我也很想融入集体,但从小与生俱来的自卑,让我始终无所适从。
父母都是啥都不会的农民,从他们身上也得不到任何建议。
穷有时候真的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虽然我工作后家里不再穷困拮据。
但由于常年的生活习惯,我被动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不爱吃零食,不爱旅游,不爱买衣服,一件衣服一穿好多年。
还总是担心心底的自卑被别人发现。
有时候也会想,可能自己就是这样了,既然无法做到,就做自己就好吧,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人,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清清白白,踏踏实实,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国家人民。
虽然有时候会深感无力,但,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