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看:从“木牛流马”到“汽车之城”_观看_怪人怪事

记者观看:从“木牛流马”到“汽车之城”_观看

怪人怪事 2023-05-04 19:36www.bnfh.cn怪人怪事

记者观察从“木牛流马”到“汽车之城”

新华社武汉4月2日电 题记者观察从“木牛流马”到“汽车之城”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梁建强、侯文坤

一排排轿车整齐停放,等待出厂;一座座现代化汽车工厂,沿路排列;一个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走进湖北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随处可见的汽车元素,向外界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发展活力。

2022年,这座“汽车之城”的整车产量达30多万辆,规模以上汽车企业实现产值2400余亿元。

襄阳,这座曾因三国文化闻名的城市,与“车”很早结缘。

走进襄阳,古隆中展厅中陈列的“木牛流马”模型,承载着一段古老交通运输工具的历史故事。《三国志》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在襄阳,熟悉三国历史故事的人,对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总是津津乐道。

襄阳市古隆中景区里展示的“木牛流马”模型。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时下,比亚迪襄阳产业园的生产线上,最快每3秒就能下线一块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走进车间,记者看到各类智能设备、机器人同步作业,一排排机械臂整齐地挥舞翻动,生产线旁,工人们紧盯着自动化设备屏幕上的一组组数据。

2022年,投资百亿元的比亚迪襄阳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目前,万余名员工正快马加鞭,力争上半年完成新增生产线安装。

工人在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里忙碌。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产业园全部投产后,预计可满足年产60万辆新能源汽车装配,年产值可达140亿元。”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岩说,产业园正在与20多家本地生产厂商洽谈,将大力提升关键零部件近地化率,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快速发展。

一条名为“东风汽车大道”的道路,同样见证了“车”与一座城市的深厚渊源。

20世纪80年代初,东风汽车公司实施十堰—襄阳—武汉的“三级跳”发展战略,在襄阳北部油坊岗建设生产基地,揭开了襄阳汽车产业发展的序幕。

1992年9月,第一辆富康轿车从东风公司襄阳试装厂驶出。紧接着,蓝鸟轿车、第一辆3吨轻型车先后下线,襄阳汽车产业开始跨入生产整车的时代。1992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当地成立汽车产业开发区。一年后,汽车取代纺织成为当地第一支柱产业。

在襄阳高新区的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杨东 摄

从“木牛流马”的故事到“汽车之城”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今,襄阳汽车产业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低端到高端、从零部件到整车、从传统动力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从单一的汽车制造向汽车产业化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汽车产业,是襄阳工业发展的“龙头”,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带动形成了以襄阳高新区为核心,辐射枣阳、谷城、老河口、南漳、保康、宜城等区域的集群式组团发展格局。天籁、英菲尼迪、新楼兰、奇骏等一批车型都打上了“襄阳造”的印记。

襄阳在发展汽车产业过程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瞄准汽车产业的“风口”——2013年,襄阳被认定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2019年,提出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2021年,《加快襄阳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2021—2025年)》出台,设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专项资金。

今年1月31日,襄阳市107个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总投资106.7亿元的东风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及零部件配套项目,将实现襄阳新能源乘用车“零”的突破。

“我们将建设现代化智造工厂,在襄阳打造年产2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东创紫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萌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推动襄阳汽车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抓住“车”,延伸“车”,超越“车”。眼下,襄阳借“东风”,促“转型”,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项目、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襄阳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升级项目等一批具有引领性的项目落户,为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