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国际粮食价格比国
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国际粮食价格比国内低),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国际粮食价格比国内低)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受疫情、流通和自然灾害影响,2021年国际粮价继续上涨。根据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2021年11月国际粮食价格指数上涨27.3%,创下近10年来最高价格涨幅纪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2022年国际粮价上涨会对三大主粮(小麦、大米、玉米)和重要粮油作物大豆产生什么影响?对于这四种进口量最大的粮食作物,明年哪种价格会上涨?
在分析国内粮价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国际粮价的未来走势。据粮农组织有关专家介绍,在疫情影响下,供应链断裂、农药化肥价格上涨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现象,都是导致国际粮价上升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不会得到缓解,也就是说,国际粮价在短期内仍将在高位浮动。
在在通货膨胀下的全球市场,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粮食贸易出现的保护主义,也将影响国际粮价的原有格局以及价格走势,这个大环境下,中国粮食进口的稳定性将受到严峻挑战。至于国际粮价飙升,会给中国传统的四大粮食作物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一、小麦、水稻据了解,我国粮食已经连续七年实现1.3万亿斤的产量突破,作为口粮的小麦和水稻,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下,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自给,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2021年11月粮食进口数据,今年1-11月小麦、大米进口1321万吨,仅占粮食进口总量的9%左右,而玉米进口2702万吨,同比增长200%,全年进口大豆接近1亿吨,而我国大豆总产量不足2000万吨。
也就是说,大豆依然是进口领头羊,玉米次之,在地租、劳动力成本和农业成本上升的前提下,势必会拉动这两种主粮的价格,但很难有大的波动。,国家不会让粮食作物任性地提高价格,国际粮价的波动,对我国能实现供应自足的小麦和水稻造不成太大影响.
二、玉米预测这两种主粮价格在2022年以稳为主.我们先来谈谈玉米。玉米虽然不是粮食作物,但却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油脂和乙醇生产的原料。据统计,目前我国玉米油消费量约为140万吨,需要2000多万吨。燃料乙醇年产量约300万吨,需要玉米1000多万吨。加上饲料和其他用途,我国玉米年消费总量约为2.8亿吨,而2021年产量为2.7亿吨。
,玉米价格的上涨将导致小麦和大米的替代。比如玉米的价格高于小麦和大米,饲料企业就会减少玉米的用量,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小麦和大米。,受市场向好的影响,近两年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增加。综合因素分析,玉米价格稳中有升,但幅度不会太大。
三、大豆大豆作为重要的粮油作物,受种植效益影响,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下降。2021年大豆总产量只有1840万吨,而我国每年对大豆的需求都在1亿吨以上,剩下的需求缺口只能靠进口大豆来填补。
与小麦、大米和玉米相比,大豆的供应问题更为严重。如果不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中国庞大的豆油和豆粕市场的供应很容易陷入被动,过于依赖进口。一旦国际市场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大豆产业。,唯一的主动之道就是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提高国产大豆的市场份额。
2021年,大豆价格出现了积极的一面。现在每吨大豆收购价超过6000元。,在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大豆被优先考虑关心。会议指出,2022年要把大豆等油料作物的种植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良好的市场条件和政策支持是2022年实现目标的两大保障。在这个前提下,2022年大豆价格上涨的几率将远高于其他三种主粮。
更多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国际粮食价格比国内低)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